松江河林業局文體活動中心,大家俗稱體育大棚,
活動中心北面有很大一片空地,今年由林業局出資修建了一處廣場,晚間好多人都去廣場玩,也有不少小攤販在那里擺攤,沒人管。
傍晚時分,徐瑾萍幾個快速吃了晚飯,然后騎車到了廣場,就在人多的地方找個臺階,把搪瓷盆擺好。
盆里面是一顆顆紅色的小果子,當地人叫做托盤兒,學名覆盆子。
這東西味道酸甜帶著一種果香,缺少零食的年代里很受孩子們喜歡。
徐家北面是很大一片樹林,徐瑾萍姐妹就想著法兒的把樹林里的東西換成錢。
六月末去摘甸棗子,七月末八月初賣托盤兒,其他時候就在林子里找穿龍骨、柴胡,或者撿蘑菇。
換來錢也舍不得花,多數都買了學習用品。
剛坐下沒多會兒,就有人過來買托盤兒了,一玻璃杯賣一塊錢,這一盆都賣光的話,能賣二十五六塊錢。
以前徐瑾萍會覺得這些錢已經很多了,可現在看來,簡直就不值一提。
“小杰,明天跟我一起去趟縣里,咱們去買材料回來做涼皮兒,白天在市場賣,晚上咱就來這兒。
要是買賣好,咱們就再添幾樣兒,還可以炸串兒、炸雞柳什么的,肯定比托盤兒掙錢多。”
廣場上扭秧歌的、跳舞的、打拳練太極的,還有不少學生打羽毛球、踢毽子,人特別多十分熱鬧。
有人就有商機,沒見到那邊好多小攤販么?徐瑾萍覺得,她的想法肯定行。
五點半到廣場,一直到七點半左右,兩盆托盤兒就全都賣光了,三人也沒舍得花錢買什么,直接收拾了東西,騎車子回家。
晚間徐瑾萍睡不著,躺在炕上思來想去到半夜,第二天起來的時候,眼圈發青眼睛也有點兒紅。
徐老太太見了,只以為孫女是怕家里人為難,嘴上裝著不在意,晚間偷偷在被窩里哭。
可把老太太心疼夠嗆,等著徐瑾萍吃過早飯出門之后,老太太立刻就去鄰居家給徐志康打電話。
徐志彥更是吃完早飯就急匆匆走了,去找一些相處好的朋友試試借錢。
徐瑾萍并不知道,吃過早飯她就跟梁紹杰倆人去松江河坐車,直奔縣城,找到專門賣木薯粉的地方,買了二十斤木薯粉。
不敢買太多,萬一不好賣呢?其他的一些配料、調料,也都買了些,又急匆匆坐車回來。
結果一進門,就見到徐老太太坐在炕上抹眼淚,那邊徐志彥和蘇安英兩口子也一臉的難受。
“奶、爸、媽,你們這是咋了?”徐瑾萍放下肩頭扛著的東西,疑惑不解的問道。
“沒咋,不關你的事,你就別管了。
這是干啥去了?弄的啥東西回來啊?看樣子挺沉,你扛回來的?”
徐老太太忙抹了抹眼角,掃了眼地上那一大包東西,看起來得有二三十斤。“你這是要弄啥?”
“奶,是不是你給我五叔打電話了?五叔肯定是不答應借錢對吧?我爸跑了一上午,也沒結果?”
徐瑾萍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就這還想瞞著她?
這么一問,老太太又掉眼淚了,徐志彥那邊也是唉聲嘆氣,結果很明顯,肯定是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