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萍子說的是真的?她從哪兒掙的錢?可別是什么歪門邪道啊。”趙春玲一臉不敢置信,扭頭問婆婆。
“怎么會是歪門邪道呢?都是光明正大憑本事掙來的錢。
萍子領著小杰、玫子,三個人做涼皮兒、面筋、冷面、炸串兒去市場賣,從早晨忙到大半夜。
好不容易掙了四千來塊錢,她說先給家里買臺機器,省的人工刷太慢耽誤活。”提起孫女,老太太別提多自豪了。
聞聽這話,徐志康和趙春玲的臉色都變了。
趙春玲滿眼震驚的看著徐瑾萍,怎么也想不到,死丫頭能有這么大本事。
三房是怎么養的孩子?學習那么好還那么聰明,小小年紀就能掙錢。
還不是三百五百的小錢兒,四千多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丫頭怕是要上天。
趙春玲一直都自視甚高,覺得自己有工作,男人有本事,家里日子過得好,誰都比不上。
妯娌五個里面也就大嫂周秀芬能跟他相比,其他幾個根本不放在眼里。
尤其是三嫂蘇安英,沒能耐沒工作只能種地,成天造的灰頭土臉,倆人相比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可偏偏呢,蘇安英養了個好閨女,長得漂亮、學習好,誰見了都夸,跟徐瑾萍一比,徐婧怡就啥也不是了。
所以趙春玲每次見到徐瑾萍就來氣,都是老徐家的孫女,憑什么徐瑾萍能出風頭,得到大家的夸贊和喜愛?
以前還能借著三房窮,貶斥幾句,顯示五房的能耐。
誰想到那丫頭不光學習好,掙錢也這么有本事?氣的趙春玲肝兒疼,忍不住剜了徐瑾萍兩眼。
“你這么有能耐,學費掙出來了么?”
“這要是早點兒擺攤啊,還真是能掙出來,可惜太晚了。”不等徐瑾萍說話,徐老太太先開口了。
“你三哥說了,今年早點兒起棒槌,趕緊做貨賣了。咱家今年五十來丈棒槌呢,咋地也能賣一萬五六,到時候讓萍子帶著錢去上學。”
老太太心里對老五兩口子也有些不滿,說話的語氣就有點兒嗆。
其實徐老太太是個脾氣很好的人,輕易不發火,對兒孫也特別好。
在老太太心里,這兄弟雖然各自結婚成家了,可還是一家人啊。
誰家有點兒難處,大家伙伸伸手幫一把好歹過去這個坎兒,以后再慢慢還唄。
老三家這幾年是差了些,可人也不能一輩子都受窮吧?
等孩子們都念書畢業有工作了,三房的日子不就好了么?三房老實厚道,有錢了肯定不能忘記兄弟們幫襯的情分。
結果呢,徐瑾萍考上中專,叔叔大爺都不幫忙。
不幫就不幫吧,這玩意兒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該求的都求了,人家不幫那也沒招兒。
可老五也太過分了吧?今天竟然跑來跟她說,反正三房也沒錢供萍子讀書,不如把錄取通知書給了小婧,讓小婧頂著萍子的名頭去讀中專。
都是孫女,徐老太太哪個都心疼,徐婧怡考不上中專老太太也惋惜。
可也不能因為這,就把徐瑾萍的名額讓出去啊,那以后三房怎么辦?徐瑾萍怎么辦?
“你三哥三嫂忙活半輩子,為的就是倆閨女,萍子考上了那么好的學校,再苦再難,家里也得供她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