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半晚上,總算把人參都分等級挑好了。
今年徐家的人參著實長的不錯,三兩多的挑出來一百多斤,四兩往上的五十多斤,連半斤沉的都有十來棵。
最沉的一棵七兩多,那真是跟個蘿卜差不離,這要是山參,可就值老多錢了。
挑完人參,累一天的眾人各自去休息。
當然,晚間大家也都沒敢睡太實,屋門和窗戶更是全都關的嚴嚴實實,生怕有賊進來。
一夜無事,第二天大家早早起來做飯吃飯。
正吃著呢,徐志琴急急忙忙來了,進門就問,“三哥,昨天起棒槌怎么樣?今年的棒槌好不好?”
這也是擔心家里頭,一早晨就來問了。
“好,可好了,不少大棒槌呢,一點兒銹沒有。
須毛好、條兒也好,勻溜溜的二兩多沉,一兩往下的幾乎沒有,老漂亮了。”徐志彥美的啊,那就別提了。
“還有不少三四兩的呢,最大一棵你猜多沉?”徐志彥故意不說,逗妹妹。
“瞅瞅你,多大歲數了還跟個孩子似的,讓志琴猜,她又沒看見,猜什么?”蘇安英一見丈夫那樣子也忍不住笑了。
這幾年日子不好過,被外債壓的喘不過氣來,真的是好久沒見到丈夫這么開懷的笑了。
老爸高興的像個孩子,老媽也滿面笑容,眼前這一幕,讓徐瑾萍也忍不住想笑。
多好,過日子就得高高興興的,這樣才有奔頭。
“老姑,今年的棒槌確實不錯,等會兒你跟我一起去市場吧,幫我看著。
我得在市場里轉悠轉悠,看看行情。”徐瑾萍伸手,摟住姑母的肩膀笑道。
“行啊,你說干啥就干啥,反正我這一秋天也沒啥事兒。
你姑父在山上看場子呢,小杰就是中午回來吃個飯,不行就讓他來你家吃。”徐志琴笑著應道。
梁紹杰從小就長在徐家,跟徐瑾萍姐妹比親生的還好。
有一段時間,這小子非得說他是徐家的兒子,家里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
別說吃頓中午飯了,梁紹杰不知道在舅舅家住了多長時間呢。
“成,那等我一下啊,等會兒咱倆去參市。”
徐瑾萍趕忙劃拉幾口飯,然后把昨晚挑出來那些三兩、四兩的人參裝了不少。
又把那十幾棵大的單獨裝了箱子里頭,然后推著四輪車,跟徐志琴一起走了。
東崗有個參市,以前是糧庫來著,就在中學的南面,離著徐家不遠,十多分鐘也就到了。
參市門口有人專門收費,一個麻袋一塊錢,一個箱子一塊錢這樣。
徐瑾萍跟人家磨了幾句,最后給了一塊錢,拿著票子進去了。
這幾年東崗種植人參的越來越多,別看才九月初,起參來賣貨的人已經不少了。
偌大的院子里不少人來往穿梭,有買的也有賣的,還有來看行情看熱鬧的,那邊還有賣吃食的,反正是挺熱鬧。
徐瑾萍和姑姑推著車轉了兩圈,好不容易找到個地方,趕緊找塑料布鋪開,把人參擺出來。
如今這年月來說,三兩四兩的參有,但誰家也不會太多。
徐瑾萍這邊剛一擺出來,就有不少人過來圍上了,七嘴八舌的打聽價錢,還有人動手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