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沒事兒的。
高中九月一號開學,開學之后要軍訓一禮拜,然后還得放一天假,這才正式上課。”這些事情她早就打聽明白了。
“高一課程我之前借別人的書看過了,挺簡單的我都能懂,稍微晚幾天去上學不耽誤。”
這個不是她吹牛,她真的學過高中課程。
徐瑾萍到首都第二年的年末時,在外打工的路上意外救了一對老夫妻。
那老爺子被摩托車撞了,老太太也摔了一跤。
當時徐瑾萍就在跟前兒,二話不說上前就按住了騎摩托車的人,還把老兩口送去了醫院。
那時候徐瑾萍看著老兩口都在醫院沒人照看,特地請了假去幫忙照料了半個多月。
相處之下覺得這老兩口人很好,后來才知道,那對老夫妻是首都大學的退休教授。
老兩口的孩子都在國外,沒人陪他們,他倆又不喜歡去國外居住就留在國內了。
老教授夫妻都六十幾歲快七十了,身邊也沒個人照顧。
得知徐瑾萍之前做過保姆,就跟徐瑾萍商議,能不能去他們家干活,他們可以給工資高一些。
徐瑾萍看著老兩口沒人照顧覺得挺可憐,再者人家給的工資確實高。
那一年她四處打工,連個正經住的地方都沒有,吃不好睡不好,也實在是累了。
于是就同意了老夫妻的提議,去他們家照顧兩位老人。
徐瑾萍在老人家里呆了五年,跟兩位老人相處的就像親祖孫一樣。
兩位老教授也特別喜歡徐瑾萍,見她聰明伶俐又愛學習,更是來了精神,每天輪換著傳授各種知識。
這對夫妻一個是數學、物理方面的專家,另一位在文學、歷史和語言學方面特別有研究,不管是國內國外、古代現代,都非常厲害。
家里面光是這兩位的著作和翻譯作品,就足足有一面墻。
兩位老人樂意教,徐瑾萍也樂意學。
那五年里,徐瑾萍學的不僅僅是高中課程,甚至一般大學生也沒有她學的多學的深。
可以說那是她人生中最寶貴的五年,在那五年里積累的知識,讓她在之后的時間里受用無窮,沒有那五年,就沒有后來的成功。
“奶,我在家幫著再忙一陣,等著九月二十來號之后,家里沒啥事兒了我就去上學。
奶放心,保證不會耽誤課程。”
有些東西學過了,會記一輩子,哪怕平時用不著,只要見到了也能想起來,徐瑾萍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
孫女都這么說了,老太太還能說什么?
“行吧,反正路是你自己選的,將來別后悔就行。
我們啥都不懂,就希望你和你妹妹都能有個好前程,別像你爸你媽似的,一輩子種地。”
老太太嘆口氣,她也看出來了,孫女這是下定了決心不去讀中專,那就讀高中吧。
“閨女,那你想去哪個高中啊?咱是不是還得提前找找人啥的?
要是去松林高中,可能得找你大媽,東崗高中的話,咱后面鄰居王老師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