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試后出成績這種事呢,本就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考得好自然歡欣鼓舞,考得差少不得唉聲嘆氣。
不光學生,老師也一樣,尤其是班主任老師。
自己班上有個成績好的,老師也跟著高興,班級成績差,老師臉上也沒光彩。
尤其是班級成績很可能關系到高二的分快慢班,哪個老師不想帶快班啊?
所以出成績當天,各班的班主任都抓緊時間開班會。
班主任老師各種總結,學生也得自我檢討,那場面也挺熱鬧的。
學校也有所動作,就是開表彰大會。
八號下午第三節課,高一年級所有學生都到四樓電教室。
校長、年級主任給年級前十發獎品,開會表彰,同時鼓勵所有學生,要不怕困難,迎難而上,取得好成績等等。
校長在上面講的時候,徐瑾萍拿著手里的講評在那兒發呆。
年級第一,給了一個挺漂亮的筆記本,還有一條毛巾。
想起來上回演講比賽,獎品也類似。
徐瑾萍不禁在想,要是三年高中一直這樣,她得攢多少個筆記本?多少條毛巾呢?
好像連徐瑾玫念書,都不用買筆記本了吧?估計毛巾家里也用不完。
嗯,算算也不錯,省錢了。
正發呆呢,忽然徐瑾萍被點名了,原來是年級主任喊她上去,傳授一下學習經驗。
一共考九科,她五科滿分,連語文都能答滿分,這個實在是太罕見了,必須讓她分享點兒干貨出來。
徐瑾萍站在臺上的時候還有點兒懵,這有啥經驗可談的?
“咳咳,剛剛秦主任說讓我分享一下學習經驗,我想了想呢,其實也沒啥可說的。
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太一樣,我的方法不一定適合大家。”徐瑾萍尷尬的輕咳兩聲。
“不過有一點可以說一下子,就是讀書,一定要多讀書。
別看我們生來就說中文,但語文這一科是最難學的,又是所有學科的基礎。”
都被點名上臺了,要說一點兒經驗沒有,人家會以為她藏私,真的好為難。
“不是特定的什么書,而是海量的廣泛的閱讀,什么都可以。
我小時候家里條件一般,沒錢給我買課外書,我就逮著什么書都看。
我爸從別人那淘登來的小說、堂哥堂姐讀初中、高中的課本、我大媽家不要的電視報。
哪怕是家里買回來糊墻的報紙,只要上面有字,我都讀的津津有味。”
“量的積累一定會帶來質的飛躍,語文就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過程。
當閱讀積累到一定量了,下筆寫作文就不會犯愁。
胸中有丘壑,不怕下筆沒有山山水水,其實都是一個道理。”
“其他的沒啥可講,我初中的時候,最多參加五科競賽。
記憶力是那時候練出來的,數學邏輯也是因為參賽,這些好像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多做題吧。”
初中時期徐瑾萍就成績好,學校也特別重視學科競賽,最多的一年,徐瑾萍要參加五科競賽。
早起五點半到學校背地理,中午十二點到校背政治,下午自習課去背歷史。
歷史教室出來去學英語,英語訓練結束再去數學,等著數學培訓完,差不多九點了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