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小飯鋪環境好,干凈衛生。
菜品樣式眾多,美味可口。價錢又合理,跟學校里面一樣。
即便沒有徐瑾萍在學校里宣傳,也能很快闖出名頭,不少高二高三的學生知道了,也上這邊來吃飯。
短短幾天時間,就火了起來,每天到吃飯時間,飯鋪里都滿滿的人。
飯鋪生意興隆,一天純利好幾百,把徐志彥夫妻高興的不知怎么好。
徐老太太知道了還能坐得住?正好家里那些參須子也都捋出來賣了,索性白天也過來幫著忙活,到下午才回家燒火。
徐瑾萍心疼奶奶,舍不得讓她受累,可老太太不樂意。
別看老太太六十八了,腿腳利落沒毛病,體格棒著呢,不管干啥都風風火火的,就不是個能閑得住的人。
她過來幫著摘菜洗菜、包餃子包餛飩,忙得不亦樂乎。
徐瑾萍見到這樣,也沒轍了,只能由著老太太。
十二號,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徐瑾萍毫不意外的又是年級第一,依舊比第二的嚴皓國高出幾十分去。
沒辦法,誰讓嚴皓國只是理科好,文科不行呢?徐瑾萍那是每科都很好,根本不偏科。
這也讓老師們都很驚訝,要知道徐瑾萍很忙,要參加數學競賽培訓、每周六講課、負責黑板報。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可徐瑾萍愣是能在有限的時間精力中,九科都均衡發展,這才叫絕對的實力。
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學校不出意外的又開了表彰會,獎品依舊是筆記本和毛巾。
“這次期中的成績呢,總體來看比上次月考有進步,尤其是語文,平均分比上次高了近十分。
我翻看了你們的語文卷子,跟幾位老師做了卷面兒分析,發現大家在閱讀和作文上面,有不小的進步。”
學校開的是表彰會,班級開的那叫經驗總結會。
沈老師手里拿著成績單,給學生們一點一點的做分析。
“語文成績進步,跟你們的努力分不開,但功勞最大的,是徐瑾萍同學。
沒有她每周六都給你們講課,你們的閱讀寫作水平肯定上不去。”
這一點已經得到了驗證,曹老師把徐瑾萍每周講課的稿子發給高三的學生,這次期中,高三的語文成績也有提高。
其實語文成績是最難提高的一科。
因為語文這一科到了高中后,真正決定成績的不在課堂上,而是考驗學生的閱讀廣度和深度,沒有廣泛的閱讀積累是不夠的。
但是對于這一代的學生來說,大多數家庭沒有那個條件讓他們廣泛的閱讀,憑的僅僅就是課堂上老師教的那些基礎,所以很多人閱讀和寫作方面都有短板。
而徐瑾萍所講的呢,不單單是她上輩子十幾年閱讀寫作積累總結下來的精華,還有老教授一輩子的研究心得。
這個課,真不是一般人能聽到的,對于那些真心想學習的人來說,確實很有用。
“所以,現在你們應該用最熱烈的掌聲,向徐瑾萍同學致謝。”
沈老師笑的眉眼彎彎,第一個鼓掌。
接著,全班都響起了掌聲,大家回頭看著后排座的徐瑾萍,露出感謝的笑容。
等掌聲停歇,徐瑾萍站起來,“感謝倒不用,我也沒發揮那么大的作用,還是大家肯努力。”謙虛一下還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