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點一線的高中生活,除了學習就是考試,枯燥無聊。
一群十七八的男生女生,有幾個能沉得下心學習的?最期盼的就是學校有什么活動。
一聽說學校要舉行文藝匯演,各班都躁動起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十八般武藝全都拿出來,力求排練出最好看的節目。
“要我說,不如就讓咱們班唱歌好的那幾個,組一個合唱,就唱《真心英雄》唄,那個歌兒大家肯定喜歡。”陳海祥提議。
“文委于秋鳳,徐瑾萍,再加上我、林峰,我們四個一起唱,這不就是現成的節目么?”
陳海祥唱歌不錯,他挑的也是唱歌好的幾個學生,湊在一起合唱一首,應該沒問題。
“我覺得這是全校文藝演出,最好咱們全班都能上。
要不然排個大合唱吧,經典歌曲聯唱,讓班級所有同學都參加。”
徐瑾萍提出了不同的建議,既然是全校活動,那就應該人人都參與,而不是他們幾個上去出風頭。
樊立志把幾個意見報給沈老師,沈老師最后同意了徐瑾萍的建議,決定班級排個大合唱。
于是徐瑾萍幫忙挑選了《黃河大合唱》、《游擊隊之歌》等幾首經典歌曲。
又幫著寫了詩朗誦的詞,從班級里挑選四個男生女生在前面朗誦領唱,其他同學合唱。
于是,每天中午十二點半排練,沈老師親自指揮,同學們都很用心,幾天時間就練的差不多。
排練歌曲的同時,還要弄文化墻。
因為有之前黑板報被抄創意的先例,所以徐瑾萍跟杜春穎她們商議了,暫時按兵不動。
明面上什么都不做,把一切要用的東西私底下都準備好,等著最后兩天全力布置。
當然,這些事情大部分又落到了徐瑾萍身上。
她親自畫了設計圖,讓杜春穎她們采買了需要的各種材料,然后晚間帶回家準備。
“萍萍,二班后面都已經弄好了,后面那墻上貼了一張畫,五彩鳳凰,據說是唐曉莉畫的,可漂亮了。”
別的班級文化墻都布置的差不多了,一班還沒動靜,有同學著急了,四處打探消息,回來跟徐瑾萍說。
“三班也很絕,他們在后面貼了一張剪紙,上頭是一條龍。
我剛才特地去看了眼,剪的可漂亮了,活靈活現的。萍萍,咱們班可怎么辦啊?”
文化墻設計圖只有班委的幾個人見過,其他人不知道,見其他班級弄的那么好,大家都很著急。
“都別急,我心里有數兒,別管他們是龍還是鳳,也別管是畫的還是剪的。
班級文化墻要整體風格統一,符合校園主題才行。
放心吧,咱班的也都預備齊了,這周日咱們一起動手貼上就行。”
徐瑾萍成竹在胸,絲毫不著急,只微笑著安撫同學們。
十二月八號周日,下午不上課,徐瑾萍領著住寢室的同學,開始布置安排文化墻。
一班走廊兩側一共有四個位置,徐瑾萍寫了四張豎著的條幅。
每一張條幅最上面都是一個大字,下面配四行小字。
靜:靜心靜思、動靜有常、心態平靜、學習安靜;
敬: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寬容有禮;
競:敢于競爭、適應競爭、展現自我、競中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