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夜的,其實都吃不下多少東西,一人吃十來個餃子就頂天了。
這邊餃子剛吃完,還沒等收拾下去桌子呢,就聽見西屋電話鈴聲響起來了。
“奶,是我四叔打電話過來,給你拜年呢。”
徐瑾玫腿快,飛奔過去接起電話,跟電話那邊的人聊了兩句之后,回頭喊老太太。
徐老太太忙穿鞋下地去了西屋,接起來電話,跟四兒夫妻、孫子孫女在電話里聊了起來。
徐志航住在西崗,離著東崗挺遠,平日里難得回來,也是挺惦記老母親的。
自從徐志彥家里安了電話,倒是經常往回打電話跟母親聊天。
徐志航一家在電話里跟老太太聊了會兒,說好了初二回東崗,這才把電話掛掉。
老太太掛了電話,剛想轉身走,沒想到電話又響了。
“奶,你啊就在這屋待會兒吧,今年咱家安了電話,親戚朋友見不著面兒,還不都得打電話來給你拜年啊?”
徐瑾萍一看就笑了,一邊抓起電話,一邊笑著對老太太說道。
果真不出徐瑾萍所料,這一晚電話接二連三的打過來。
許志賢、徐志康、徐海波、徐錦鳳,還有徐家在仙人橋和撫松的親戚,但凡家里有電話的,都打了電話過來,給徐老太太拜年。
往年徐家日子差,自家安不起電話,都得是借鄰居家的電話用,親戚們也都不怎么來聯系。
如今日子過好了,電話一安,原本生疏的親戚也都熱絡起來,一個個在電話里可熱情了。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玫子,記住了,人一定要有出息有本事,才不會讓人瞧不起。
好好念書學習,你還小呢,未來的路很長,別光顧著玩兒,耽誤了一輩子的前程。”徐瑾萍借機會敲打妹妹。
都是同一個爹媽生的,姐妹倆的智商應該沒太大差別。
徐瑾玫這娃其實挺聰明的,就是太愛玩了,心思也多。
估計這也跟徐瑾玫是老二有關,家里什么事情都不用她操心,不玩兒還能干什么?
“你看老姑在大廈賣衣服挺掙錢是吧?那是你沒見著生意不好的時候。
沒見著我們坐車去進貨,一路上抱著錢提心吊膽,趕上人多連個座位都沒有,一路站好幾個小時連廁所都不敢去的時候。
大廈那走廊上,冬天多冷啊?一呆就是一天,好受么?”
“咱爸咱媽開小飯鋪掙錢是吧?那是你沒看見他們倆早晨三點就得起來蒸包子花卷,預備早飯。
沒看見他們從早忙到晚,連吃飯都不一定幾點。
栽棒槌就更不用說了,你去過山上,知道啥樣,一年到頭在地里哈腰下跪,才換那么點兒錢。”
“你想一想,是像老姑、咱爸咱媽這樣,一天到晚累死累活的掙錢好?
還是將來你坐在干凈整潔的辦公室里喝茶看報紙,有法定假期,生病有醫保老了有退休好?
你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找個穩定的工作,什么都不用愁。懂么?”
不是徐瑾萍故意在大過年的時候提起這些,關鍵是最近看著徐瑾玫這丫頭有點兒飄。
小屁孩人不大心思不少,去大廈幫著老姑賣了幾天衣服,言談里都是做生意怎么好怎么掙錢。
這種苗頭絕對不能有,所以徐瑾萍才會趁機敲打。
不是說做生意不好,三百六十行,哪一行做好了都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