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瑾萍丟失的稿子又找回來了,大家伙兒也跟著松了一口氣。
這會兒東屋里倆孩子在吃飯呢,長輩們也不好進屋打擾,于是就在西屋和外屋閑聊。
“英子,那小伙子是萍子的同學么?我瞅著眼熟。
咱媽過生日那回,是不是這小伙子也來過?”
周秀芬往東屋里瞅了兩眼,越看那男孩就越是眼熟,忍不住問蘇安英。
“對,大嫂這么一說,我也想起來了,這是誰家小伙子,長得真好看。”董桂珍也跟著附和。
“我怎么瞅著倆孩子挺近便的,這倆不是處對象吧?”
四五十歲的女人都愛八卦,董桂珍最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那種人,那還能忍得住不議論?
蘇安英一聽連忙搖頭,“他倆就是同學。
我聽萍子說,小學就一個班,初三也在一個班,倆孩子都學習好,反正是總在一起學習什么的。
二嫂,你可別亂猜疑,萍子才多大啊?處什么對象?”
“你看,小學同學,初中同學,到了高中還在一塊兒,多有緣啊。
要我看啊,這倆現在不是,將來也肯定是,多般配的倆孩子啊。
瞅你那樣兒吧,咋地?人家小伙子還配不上咱萍子啊?
切,你要是將來能有這么個姑爺,美得你做夢都得笑呢。”
董桂珍掃了眼蘇安英,忍不住撇撇嘴,十七八的大姑娘小伙子,真以為他們那么老實啊?
也就他家這個弟媳婦木頭腦子,看不出來吧。
“二嫂,這事兒咱可不敢想。
那孩子的爸爸原來是咱東崗的副鎮長,聽說前些天調走去萬良當了書記。
人家都說,嚴書記才四十三就成了鎮上一把手,要是工作干好了,將來能調到縣里,指不定能當縣長呢。”
蘇安英和徐志彥原本也不知道嚴家的情況,他們最開始就以為嚴皓國是徐瑾萍的同學,估計就是家里條件好點兒。
還是徐志彥的朋友去飯鋪見著了嚴皓國認出來了,跟徐志彥兩口子說了一堆嚴家的事情。
徐志彥兩口子這才知道,原來這個總來飯鋪吃飯、特別有禮貌,還幫著干活的男孩,是鎮長家的兒子。
“那孩子的媽媽在財政所,也是個干部。
我跟志彥倆就是老農民泥腿子,嚴家這樣的家庭,咱可攀不上人家,不敢想。”
蘇安英是那種特別老實的人,從來不做那種不切實際的夢。
在蘇安英的想法里,只要閨女考上大學有個工作就行。
至于將來找對象,也最好找個條件都差不多的,太高的門檻,徐家可攀不起。
“三嫂,你說那孩子的爸爸是誰?萬良新調過去的書記?哎呦,那志康應該能認識啊。”
坐在一旁悶不吭聲,還在生氣的趙春玲,一聽蘇安英這話,立時換上了笑臉。
“聽說是調萬良去了,我們也沒打聽過,咱打聽那些干啥?就是倆孩子在一起學習,跟大人沒關系。”
蘇安英不太明白,趙春玲剛才不是還冷著臉不吭聲么?咋一轉眼又眉開眼笑了?
“哎呀我的三嫂啊,你說你怎么就一點兒不開竅呢?可真是讓你愁死了。”
趙春玲看著一臉茫然的蘇安英,簡直不知道該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