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就等著開春天氣暖和了,讓姑爺來接我,去東崗住一陣子。這時候天冷,不愛動彈。”蘇老太太欣然答應。
閨女和外孫女一番孝心,不管去不去的,先應下再說,到時候去東崗住個十天八天的再回來唄,自己閨女家里難得還住不得了?
蘇安英母女三人一聽,也都挺高興,“哎呀,你看我,光顧著跟媽說話嘮嗑,忘了把東西拿出來。”
蘇安英忽地一拍大腿,東西還在背包里呢。于是趕緊讓徐瑾萍把背包拿過來,一樣一樣的往外倒騰。
“媽,這些蜂蜜、蜂王漿、點心、奶粉,你留著吃,別不舍得。
人參、天麻,留著燉雞湯喝,補補身體。還有這些蘑菇、木耳什么的做菜。反正家里也沒啥好東西,我就隨便拿的。”
從家里走的時候,覺得東西多了,此刻又覺得帶來的太少,蘇安英覺得挺不好意思,也沒給老媽帶點兒值錢的玩意兒。
“哦,對了,我還帶了倆菜墩兒來,實在是太沉了拿不動。
大姐,你留著自己用也行,送禮也行。老五老六,下回再讓你姐夫給你們淘登兩個。”
屬實太沉了,帶著菜墩兒上火車太麻煩,不然家里倒是還有幾個,雖然比不上這倆吧,留著自家用倒是沒問題的。
“哎呦我天,老二啊,你這是要把家都搬來是咋地?這么多東西,你們娘三個咋上的車啊?”
馮美玲一看眼前這一堆東西,不由得驚嘆道。
“這倆菜墩兒可真不錯,你看看二妹夫這個心細,還給箍上了。
正好我年前還說呢,家里的菜墩兒不好了,想換個都沒地兒淘登去,二妹妹,回去替我謝謝二妹夫啊,這東西最合我心意了。”
馮美玲翻看了編織袋里的兩個椴木菜墩兒,歡喜不已。
“這木耳和蘑菇也挺好,等會兒我就泡上,正好明天咱做菜吃。”
東西不在貴賤,關鍵是妹妹一家子的心意,這不是多少錢的事,心意難得。
蘇安英剛把東西倒騰完,這邊蘇安花也讓韓曉明哥倆把東西搬過來。
跟蘇安英拿來這些花里胡哨的東西不一樣,蘇安花帶來的可就實在多了。
苞米面兒、小碴子、大碴子、粘火勺、煎餅,還有兩只殺好凍起來的雞,都是自家產的東西。
其實城里也不容易,衣食住行哪一樣都得花錢,光指著工資,實際上大多數人的生活也不怎么富裕,有時候還趕不上住在農村,至少農村吃菜、糧食不用花錢。
蘇安花每次來渾江,都會給姐妹幾個捎點兒地里產的東西,自家吃用比外面買的好,還省錢。
“得嘞,明天咱就小雞燉蘑菇,正饞這一口呢。”自家姐妹也不用客氣,馮美玲笑呵呵的把東西收下了。
“來,先別擺弄這些了,吃飯,老二一大早就領著孩子坐車,肯定餓了,飯菜早就準備好了,快去洗手吃飯。”
知道姐妹們今天都要回來,馮美玲老早就準備好了飯菜等著呢。
就在蘇老太太這屋里,擺了兩張桌子,豐盛的飯菜端上來,大家伙圍坐桌邊,歡歡喜喜吃團圓飯。
“這要是二姐夫、三姐夫都回來就好了,咱們連襟幾個好好喝幾杯。”
紀同忠頗為遺憾的看著倆妹夫,這倆人酒量都不咋地,喝不到一起去。
“是啊,咱們連襟幾個也好幾年沒湊到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