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的兩筆稿費一共五萬,都在徐瑾萍的卡上呢,加上之前的也沒動,還有這段時間飯鋪掙的錢,全都劃拉一起差不多還有九萬多。
這年月蓋房子花費不大,三間大房子蓋的板正漂亮,水刷石墻面的那種,都用不上一萬塊錢。
徐家就算是蓋十幾間房子,家里的錢也足夠用了。
木料冬天徐志彥都預備好了,不做木頭門窗的話,木料足夠用。
沙子也簡單,自家有車,去河里拉一些回來就行,這年月河套還沒承包呢,沒人管。
這么多間房子水泥用量大,去水泥廠直接買,價錢比外面低很多。
一般過年的時候,窯廠會留壓窯的磚,這個磚比平時的便宜挺多。
徐志彥找了兩家窯廠,把人家壓窯的磚都買回來了,估計再買一些磚搭配著用足夠。
磚、水泥、沙子、木料,蓋房子最多的材料都預備的差不多,剩下石頭、白灰、紅瓦等都花不了多少錢,主要也就是人工了。
徐瑾萍算過了,雖說家里要蓋的房子挺多,但是這么一起蓋,省工省料,實際上花費沒那么大。
家里這些錢足夠用,所以她很有底氣的提議直接都蓋起來,省心省事。
徐志彥兩口子還有徐老太太琢磨了一下,也覺得徐瑾萍說的有道理。
既然要蓋房子,索性就一起蓋起來唄,反正有地方也有錢,蓋了房子留著總不吃虧的。
于是眾人商議一致,拍板兒定下來,就照著徐瑾萍的這個設計圖來蓋房子。
五月里天氣已經暖和了,干什么都不耽誤,于是徐志彥找了幾個朋友幫忙,開始收拾房場、備料,忙得不亦樂乎。
五月十二號,農歷四月初六,徐老太太找人查的好日子,宜動土。
蓋房子在農村那可是大事兒,可以跟紅白喜事媲美,當然要重視。
作為兄長的徐志賢特地過來幫忙,領著徐志彥的幾個朋友,還有雇的施工人員一起,掛線、畫圖、施工,開挖地基。
韓曉明也從仙人橋過來了,這小子領了初中畢業證就沒再去上課,幫著家里種完地之后,跟家里說了一聲,就跑來幫著二姨夫家里蓋房子
外甥有這份兒心,做姨夫的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能往回攆?
于是就讓韓曉明跟著忙活,跑跑腿兒什么的,反正多個人手幫忙張羅,也能省好多事兒。
家里蓋房子,徐瑾萍除了拿錢,也幫不上什么忙,她每天還是照常上學、寫稿子。
倒是出版社那邊很快給了消息,說是徐瑾萍那本小說打算簽約出版了,還是云姐來負責。
“小徐啊,你手里現在有多少稿子?咱們湊一湊看看能不能先出兩冊?
何老說了,這次出版,他親自給你的新書做序,有他幫忙,你這本書肯定能賣的不錯。”
長篇小說出版,大多就是三十來萬字一冊。
徐瑾萍之前給了四十萬字的稿子,再添二十萬字,也就夠出兩冊了。
“云姐,我手里差不多有一百萬字的稿子了,能不能再等我幾天?
這本書估計再有二十來萬字也就完結了,到時候一起出吧。”
徐瑾萍想了想,還是別一本一本的出了,小說不知道會賣的怎么樣。
以她的經驗來說,好多長篇連載小說,很容易只出一半,后面一半因為銷量不好就沒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