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回不一樣,有出游的事情勾著,大家伙兒一個比一個精神。
十二號下午剛考完試,全班同學就湊到一起,商議出去玩的具體細節。
什么誰帶錄音機啊,誰帶鍋碗瓢盆啊,需要買什么吃的,全都商議好了分派下去,樊立志拿著小本記清楚。
十三號上午七點半,一班全體學生在學校集合,所有走讀學生都想辦法弄來一輛自行車。
不會騎的也推來,住宿的學生會騎,可以帶別人。
大家伙按照事先分派好的任務,都把該帶的東西帶來了。
徐瑾萍從飯鋪帶了兩個馬勺、一大摞不銹鋼方盤,還有什么勺子、鏟子等炒菜做飯的工具。
陳海祥帶了漁網和魚鉤,這是打算釣魚或者撈魚。
最絕的是嚴皓國,他也不知道從哪里弄來一個背著的電機,還有網兜、水衩等東西。
這一看就知道,是打算下水電魚的。
“班長,等會兒買東西的時候記得買一大塊兒豆腐啊,咱們中午燉魚湯豆腐喝,江水燉魚最鮮了。”
要是沒有電機漁網這些,徐瑾萍也就不提了,抓不到幾條魚怎么燉?
但是有電機就不一樣了啊,老松江那邊魚很多,電機下水不用多少時間就能電好多魚呢,正好燉一鍋魚湯不錯。
“對了,去我家拿饅頭啊,都用塑料袋裝好了,分開大家背著,不然中午沒有主食。”
飯鋪今天不營業,徐瑾萍昨晚住在這邊,跟蘇安英倆人發了面,早起蒸了兩鍋饅頭,留著給大家中午吃。
一切準備就緒,沈老師連同她家那口子李老師,還有跟一班關系不錯的英語陳老師、政治關老師也都來了。
于是一行人騎上自行車,從學校出發,到市場采買了蔬菜水果,又去商店搬了兩箱汽水,這才浩浩蕩蕩向著老松江奔去。
松江河鎮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鎮子東北有一條大河名叫松江河,是松花江上游的支流。
老松江是個村子,就在松江河鎮東邊,苗圃大橋上游,村子在河對岸,沒幾戶人家。
河上有座鐵路橋,村民出入村子多數都是走鐵路橋。
這地方河水豐沛河面很寬,后來長白山旅游開發了,這里成了漂流終點,有漂流山莊、有各種游樂玩耍的地方。
而眼下,此地還是個很偏僻,除了去河對岸種地干活的人之外,也就是村子里的人來回經過。
生態環境沒有被破壞,山清水秀環境清幽,很適合夏日出游。
因為還沒開發,河這邊還都是草叢礁石,不適合野營休息,所以必須從鐵路橋上走過去,到對岸。
那邊有村子的緣故,河岸邊平坦開闊,很適合郊游露營。
沈老師夫妻在前面領路,一眾學生推著車子在后面跟著,眾人快速走過鐵路橋,來到河岸邊。
“把塑料布鋪上,四周找石頭壓住,再把咱們帶來的汽水扔到河水里鎮上。
西瓜呢?把西瓜裝袋子里拴上繩兒,也放到水里,這水老涼快了,等會兒那西瓜老好吃了。”
樊立志一到江邊,就開始安排大家干活。
“來幾個男生,跟著我下水去過魚,等會兒燉魚湯。”
嚴皓國也換上了水衩,背著電機拿著網,下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