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們的筆劃結構和控筆能力都練得不錯了,最先學著寫會的就是自己的名字,只是看到娘親用一個粉白的棒狀物在那板子上給寫出來了,字還挺好看,不由得都愣住了。
尤其是大寶,他曾偷偷地跑到鄰村,混進私塾里看了一眼教室,只記得在先生的位置是一個長條的書案,卻沒有什么可以寫字的板子。
但是他沒有把這個疑問問出口,娘三五不時就會有個稀奇的點子,或者什么古怪的東西拿出來,他們早就該習慣了。
如今只是娘把寫字的方式換了一下,更方便他們觀看,但是他們的紙筆依舊是毛筆硯臺,并沒有什么特殊的變化。
“這板子也就這么大,才能寫幾個字啊?”
三寶雖然覺得這樣的寫字方式很新鮮,但是看看黑板的大小,忍不住又搖搖頭。
莫如玥隨即把黑板擦也拿出來了,在黑板上唰唰又擦了幾下,就把字跡都給擦凈了。
“看到了嗎?以后我上課的時候,會把內容寫在黑板上,但是寫滿了之后是要擦掉的,所以你們可要做好筆記啊。”
她也不知道古時候在私塾里教書先生會怎么上課,只能把她印象里的教室給照搬出來。
不過做筆記是個好習慣,莫如玥倒是覺他們都可以學起來,好記性還不如爛筆頭呢,將背誦和默寫結合起來,也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她簡單地布置好教室后,就對他們宣布:“那咱們的課程,就從現在正式開始了。”
五個寶寶分別坐在三張桌子后面,糖糖年紀最小,又是女孩子,單獨坐在中間較小的桌子后。
大寶和二寶一張桌,三寶和四寶一張桌,都是斜著靠在糖糖的桌旁,三張桌子呈現出一個倒梯形的樣子排列著,彼此之間分隔開,卻又相互聯系著,使得糖糖雖然是自己坐的,但又并不孤單。
“我有沒有給人上過課,不過我倒是做了不少準備。”
莫如玥將從空間里拿出來的書對寶寶們展示了一下,雖然上面的注釋就已經很詳細了,但對連啟蒙基礎都還沒有的寶寶們來說,照本宣科可不是一件好事。
為了能給寶寶們打好基礎,莫如玥也是煞費苦心,可惜這個世界里沒有電腦,不能幫她檢索出最合適的教育方式,只能是讓她自己摸索著來。
她先從三字經開始講起,每一句掰開來揉碎了講,從字音到字義,到整句話的含義。
莫如玥在“備課”的時候就等于是學了一遍,而此時的講授對她而言更像是溫習,也讓她在注釋之外又更多了一些自己個人的見解。
原本她考慮到糖糖的年紀和接受能力,是準備放慢速度慢慢講的但是讓她驚訝的是,不管是糖糖還是三寶四寶,對她講授的內容幾乎是一點就透,甚至還能舉一反三。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糖糖,你來說說看,這句話該如何釋義?”
莫如玥已經教到了“子不學“,又反過來提問之前教授過的知識。
“這是說古時候的一個故事,孟子的母親為了讓他有個好的學習環境,曾經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課不學習,孟母,孟母把織布的機杼折斷了來教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