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東的自律和規則意識實在太差了,也不會老老實實服從指令。
這真的是個大麻煩。
天差不多擦黑的時候,姥姥他們和周園長終于商量完了,一行人又浩浩蕩蕩回家去。
路上,爺爺奶奶的語氣顯然放松了許多:“人家周園長都說了,小東肯定不是孤獨癥。”
姥姥立即接話:“那咱們也不能放松警惕。”
我見機補充:“我覺得醫院的做法有道理。小東規則意識確實差,從不會安安穩穩坐在那里。”
爺爺奶奶又絮絮叨叨說了好些話,我聽得出他們對上午小東接受治療的那家醫院似有不滿,話里還提到,讓小東爸爸的一個從事幼教的表哥,邀請了香港這方面一個專家來提供一些建議。時間定在了這周四也就是后天晚上九點。
我和姥姥口頭答應著,沒再多說話。
等爺爺奶奶老兩口回去以后,姥姥忍不住了:“人家周園長說不是孤獨癥,然后就都放心了?!”
“感情醫院不是為了咱好,你姨媽不是為了咱好?!”
“還去香港請專家,請來以后呢?!去香港治療?!”
“到現在還認不清現實,你姨媽今上午在訓練室外面說得不夠清楚?孤獨癥什么危害還不明白么?嫌醫院強制,不強制就這么含在嘴里任由孩子毀了么?!”
我只能勸她消消氣:“人都愛聽好話。”
“這一家人都是什么心理啊!有問題不正面面對,想各種辦法找各種理由逃避,逃避解決得了問題嗎?你姨媽都急成這樣了,他一家子倒好,拽都拽不動!”
我思索了一會兒,拿定了主意:“不管怎么說,咱們現在醫院治療一段時間看看。現在已經出效果了不是嗎,咱們按照醫生的法子教他單手指,他這不已經學會了么。”
姥姥肯定道:“對!不管怎么樣咱們都要試試,不試試怎么知道管用?咱這孩子有時候就需要逼他一把。”
拿定主意后,姥姥終于安心了些,忙活著一家人的晚飯去了。小東在托育園吃的不多,老人家又愁眉苦臉地琢磨怎么讓小東好好吃飯去了。
晚上小東爸爸下了班回家,吃過晚飯后過來陪小東玩。進門坐下后一臉糾結地問我,“買了雙鞋剛剛到了,長短正好可是側面有些擠腳呢。我是不是應該換一雙大一碼的。”
我不以為意道:“那就換唄。大一碼大不了墊鞋墊。”
他還是很糾結:“可是長短正好呀。”
“那就不換。”我心里微微有些不耐。這么簡單的事情有什么好糾結的。
“可是穿那雙鞋擠腳呀。我給學生上體育課活動量大,穿久了腳肯定不舒服。”
我頗為無語。
一進門不先問問孩子訓練情況,倒糾結起要不要換一雙大一碼的新鞋子。
全程陪孩子訓練下來的人是我,從爺爺奶奶那聽完了就不用來我這里聽聽我的想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