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東爸爸把素素帶回老家的時候,素素還咬壞了小東爺爺剛買的一捆萵苣。
可惜沒過多久,素素就病死了。
現在回憶起來,那只叫“素素”的兔子,體型大小跟剛剛那只是差不多的。
所以這個價格是貴了些。
小東在我身邊雀躍著往前奔去,看上去精力十足,而且心情還不錯。
我的思緒從過去回到現實,一晃眼小東都已經會走會跳了。
“什么時候能自己去打醬油就好了……”我不禁感嘆。以前老是聽別人嘲諷某某某結婚晚,“同學家的孩子都能打醬油了”。我家孩子盡管已經不小了,卻還不會說話,又怎么打得了醬油……
“放心,咱們小東會越來越好的。”姥姥走在前面,語氣堅定。
對,我現在還不能氣餒。小東已經表現出了明顯的進步,我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小東。
姥姥挑了五斤大骨頭,賣豬肉的老板娘熟練地操刀“哐哐哐”剁著,我把小東拉到一個安全的距離指給他看:“看,阿姨在剁骨頭。”
小東沒有像往常一樣對我的話置若罔聞,他順著我的指引,睜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攤主手上的動作。
這才是正常孩子的樣子。你指給他看,他會有回應,并表現出孩童該有的好奇。
回到家后,姥姥一刻不停地洗排骨,燒水,忙活晚飯。
小東爸爸今晚也過來了。我跟他提起菜市場門口兔子的事情,他淡淡道,“哦,那確實挺貴的。”然后開始高談闊論起他最近發現的一款耳機,說那款耳機設計多么新穎,功能多么強大……
我對這些不感興趣,懶懶地回應著,心思卻又飄遠了。
其實我和小東爸爸還是很多區別的。
我們幾乎沒有共同的愛好。
他熱愛運動,電子產品,游戲。
我喜歡古風,小說,音樂等。
同樣是聽音樂,他愛聽動感歐美的重金屬音樂,我偏愛輕柔婉轉的古風歌曲。
熱戀的時候覺不出什么,對方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時,為了討對方開心,會時不時出言回應,讓對方知道自己有在認真聽。
當時小東爸爸為此還頗為自豪,覺得身邊朋友說的談戀愛找伴侶要找有共同愛好這一觀點過于片面,他認為“只要三觀一致就可以過得來”。
可是相處日子久了,就會發現,迥然不同的興趣領域意味著少得可憐的共同話題。
等熱戀的勁頭過去,我們就會發現,彼此之間沒什么可聊的了。大多數情況下,兩個人都是靜靜坐著,誰都不說話,各自抱著手機玩各的。
現在小東被診斷出孤獨癥,小東爸爸的精力依舊不在孩子身上,他還是以前那個他,買買他感興趣的東西,炫耀他在學校的工作,抱怨幾句身邊的同事……
我跟他提起小東,他跟著回應幾句,沒多久又轉移到他感興趣的話題上去了。
就比方今晚,小東第二次訓練表現特別好,他也只是輕飄飄拉著小東夸贊了幾句,又開始談他新入手的一款耳機,使用起來多么多么合他心意……
姥姥看了他一眼,又垂下眼睛去,不知在想什么。
我不再搭他的話,匆匆扒了幾口飯,就陪小東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