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的訓練經歷就是很好的證明。第一次訓練的時候一家人都在“逼”他,效果很差。后來我改方式以后,他喜歡被夸獎,訓練也就配合得多了。
我隨即又提出孩子故意行為過多,不配合指令的問題。
從小東近兩次訓練情況來看,有些指令他已經會了,或者他聽懂了,可就是故意不去做,不好好做。
周園長果然是經驗豐富的,她當即回復:“那就是孩子已經學會了,或者重復過多,他覺得沒意思,做煩了。”
“這種情況下,就要給孩子增加挑戰性,或者換一種形式,引起孩子的興趣。”
我在公屏上謝過后,周園長見沒有人再提問,就結束了直播。
姥姥從外間推門進來,悄聲道:“就咱倆在底下提問,他爺爺奶奶一家人咋不吭聲?就沒有問題問問周園長?”
我整了整被窩躺下:“誰知道呢。”
“一點都不上心。”姥姥咕噥一句,也跟著躺下入睡。
第二天是周五,又到了該送小東去醫院訓練的時間。去醫院路上,姥姥突然問我:“你這次要是上岸了,以后怎么跟著小東去訓練?”
我想了想:“大不了請假唄。有編制的機關單位假條應該不難批。”
姥姥拉下臉來:“憑啥都讓你付出?”
“好好的培訓班不上了,回來陪孩子;考上公務員了還要請假陪孩子?你看看這段時間,孩子這事兒不都是咱一家人在出力?”
“他一家子倒好,該上班的上班,不上班的也不知道問問有什么需要幫忙。”那個“不上班的”,自然指的是小東爺爺了。
當時一家人討論小東接下來怎么辦時,爺爺為了不讓奶奶請假或辭職,就提出他可以幫忙帶孩子。
可自打我回來以后,爺爺就一直跟奶奶待在老家,小東爸爸發燒時自己在樓上沒人管,他都不回來。
可見這些人都是慣于做嘴皮子功夫的。
“想想吧,當初你生完孩子那段時間,孩子奶奶哪天主動把孩子摟過去睡過?只要你在家,孩子就是你的。”
“你為什么會辭職,沒有這方面原因嗎?白天到晚地上班,工作那么累了晚上還帶著孩子,那時候孩子折騰著你不讓你好好睡覺,擱誰身上受得了?!”
我沉默著不說話。那時候小東沒斷奶,夜里總是隔三差五地折騰,要么就干脆半夜起床玩,玩到凌晨三四點才睡。
夜里睡不好,我白天的工作就難免不在狀態,錯漏百出。再加上緊張的領導下屬關系,更令我心力交瘁。
這確實是一個因素,但不是最主要的。辭職這個想法,我婚前就有了,只是一直沒有勇氣實施。
一輩子待在高壓的不感興趣的工作環境,會喘不過氣的。我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孩子。
“我跟你說說我一個朋友的女兒,”姥姥侃侃而談,“她婆婆怎么帶孩子?從月子里她就只管喂奶,喂完了她婆婆就把孩子接過去摟著睡,弄得孩子跟爺爺奶奶比親媽還親。”
“那會兒她還辭職在家呢,爺爺奶奶把孩子照顧得很周全,教得很好,根本沒上托育園,到三歲就上幼兒園去了。”姥姥說完嘆了一口氣。
我又能說什么呢,羨慕也沒什么用。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家家里的雞毛蒜皮咱又看不見,比來比去不還得過自己的日子。
娘倆一路上相對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