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雄敗退,為何不借此機會沖進汜水關中,連夜殺往洛陽,擒下董賊,偏要在此休什么整。哼!”這時,劉備身邊張飛很是不樂意的嘟囔道。
劉備三人本來就是為了揚名而來。本來劉備見華雄勇猛,就暗中對關羽張飛使眼色想等華雄斬殺兩位聯盟將領之后,再讓其二弟關羽出手將華雄斬殺。以達到揚名和震懾一眾諸侯的效果。
可就在劉備準備讓關羽出手時,卻見袁紹開口點了潘鳳。潘鳳確實勇猛,順利將華雄擊退。
張飛正因關羽錯失此次揚名的機會,而惱火之時,聽到袁紹不借機進攻汜水關,反而要原地休整的命令。張飛更加不樂意了。于是小聲埋怨了起來。
場面正因袁紹這出人意料的命令所疑惑,全場十分安靜。雖然張飛說話聲音極小,但還是讓一眾諸侯都能聽見。
“你這廝!我等諸侯在此商量破敵之策,豈容你一個小小的步卒,竟敢放此言論,是想讓我等諸侯的士兵做你三人的墊腳石不成!更何況,華雄乃是被潘將軍所敗。與你三人何干!真是好大的膽子!哼!來人,將他們轟出大營”這讓本打算轉身返回大帳的袁紹怒火一陣陣地往上竄,直接命人將這哥仨轟出了大帳。
本來袁紹是想命人直接將三人斬殺與此。但三人畢竟是前來會盟討伐董卓的。乃是義舉,貿然斬殺影響其名聲。要知道袁紹可是很看重名聲門望的。
就這樣劉關張三人被趕出了聯盟大營。本來關羽張飛還想反抗,被劉備及時制止。
——————
洛陽。董卓接到華雄被斬的消息,大怒。隨即命人將李儒喊來。
最終董卓聽從李儒建議,親帥二十萬西涼大軍,前往虎牢關。并命呂布為隨軍大將。
因擔心洛陽有變,李儒再次獻上毒計,將袁紹、袁術之叔,袁隗抄家滅門,但有反抗之人都被一一砍殺,其余沒有反抗的,均被捆綁起來押解著跟隨董卓大軍前往虎牢關,以震懾宵小。
第二日,董卓下令,二十萬分為兩路而來:一路李傕、郭汜引兵五萬,把住汜水關,不要廝殺;董卓領兵十五萬,同李儒、呂布、樊稠、張濟等守虎牢關。
(現實中汜水關和虎牢關是一個地方只是叫法不同。而演義中是兩個地方,所以我就按照兩個地方來寫的要不很是別扭。我更傾向于把汜水關看作是沂水關也就是伊
(本章未完,請翻頁)
闕關,伊闕關在洛陽的東南方向,同樣是洛陽八大關之一。因此我猜測聯盟是在此對戰的華雄,進而進攻的虎牢關,這樣才會合理一些。當然這純屬糯米糍的小小猜測而已不對的地方還請見諒。)
——————
“報,啟稟盟主,董卓領兵15萬,駐守虎牢關,李傕,郭汜領兵五萬,馳援汜水關!”
袁紹聽完驚訝道,“董卓親自過來了?”
“是!”士兵道。
“諸位以為我們當如何應對?”
袁紹擺了擺手,示意士兵退下,隨即問帳中諸侯道。
“以我之建,我等也可兵分兩路,本初兄帶半數諸侯前往虎牢關,由操領剩余諸侯繼續對陣汜水關!”曹操建議道。
“好!就依孟德之見!”袁紹自然更愿意去對付董卓,立即點頭稱道,“那便由我領韓馥、喬瑁、鮑信、袁遺、孔融、張楊、陶謙、公孫瓚八位前往虎牢關迎戰董卓!其余人,便交于孟德調遣!”
其中曹操以韓馥騎兵最多方便策應支援唯由,要了過來最終,曹操領韓馥、劉岱、張邈、張超、馬騰、孫堅、袁術,而剩下的王匡跟隨袁紹代替韓馥前往虎牢關。
雖然對不能消耗韓馥兵馬表示很遺憾,但袁紹并未多說什么答應了下來。
韓馥則一臉無奈的撇了撇曹操,心想整的我跟貨物似的。曹操見韓馥望向自己,也對其眨了眨眼睛。
——————
且說袁紹意氣風發的領著八路諸侯以及二十萬大軍來到虎牢關下。見到城墻上的董卓,開口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