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沐清瑜并沒有睡好。
李驚風逃走已經幾天了,她也沒有查到是誰幫了他。
而她前天去往外公裴霽處,外公從城外莊子巡視回來,撿回來一個小男孩。
那小男孩七歲多,長得唇紅齒白,分外可愛,而且透著一股機靈勁。
有意思的是,明明是逃荒之人,身邊沒有跟著父母,卻跟著兩名家仆。
那孩子口齒伶俐,雖穿著破衣爛裳,言談之中卻聰慧而早熟。裴霽動了惻隱之心,原本只是讓他們吃頓飽飯,那兩個家奴表示,他們什么都能做,希望裴霽能給他們個活干,他們賺錢供小主子讀書,以后科舉興門楣。
如此忠仆倒也讓人敬佩,而那孩子也的確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威武侯府夠大,多兩個下人倒也沒什么,至于這個孩子,讓他們主仆三人住在一起,就當做善事了。
于是,裴霽將他們帶回。
讓人在外院下人房處尋一獨立僻靜些的地方給他們住,畢竟孩子以后要學習。
但一到那兒,那孩子就被裴家庶支的人認出來“裴石安家的孩子”
下人自然也報給了裴霽,裴霽意外,著人一問,這孩子竟然也是裴家的。
不過,他們一家不是住在梁州。
裴家庶支在梁州生根落戶,天長時久,開枝散葉,根深葉茂。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裴嵩那一支一般仗著族長之便,中飽私囊,又或像裴文朗幾兄弟那般。
也有不少獨自謀生,或是從科舉,或是從商,或是種田過得殷實的。
但裴石安的祖上或是運氣不大好,原本還有幾畝薄田,后來也漸被變賣。到裴石安父親裴奉賢時候,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不過他在裴氏族學里讀過書,知道要改變他命運的,只有讀書科舉這條路。
可這么窮的人家,要供一個讀書人可不容易,何況他父親病死,僅剩一個寡母。
族學束脩少,但所教也有限。
裴奉賢向族人求助。
那時的族長便是裴嵩一脈,雁過都巴不得拔幾根毛,想要得到他的周濟,做夢比較快
裴奉賢無奈,好在他寫得一手好字,靠著抄寫書籍換錢,在鎮上的私塾里繼續學習,后來還順利中了秀才。
光是秀才自是不夠,裴奉賢的目的是進士,做了進士能當官,當官后他這一脈,便是揚眉吐氣了。
裴奉賢繼續艱難賺錢供自己讀書,但師資力量畢竟有限,考了三次也沒中舉。
那時他已經二十一歲,原本計劃著中了進士后再娶妻生子。那時,所娶之妻必為高門,能為他更好的幫助。
但不要說進士,連舉人都中不了,那就得改變之前的計劃了。
村中的女子,他是不考慮的;鎮上的女子,那也不行。
那日,裴奉賢無意中遇見了外出游玩的富戶千金,那富戶家境富足,在縣城里置下不少產業,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他頓時想到一個絕好的計劃。
只要他能娶了那富戶千金,以后進京趕考,甚至打通關節的銀子那不都有了嗎
就算不走科舉那條路,他也可以做一個衣食無憂的富家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