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英王妃什么都不敢說,哪怕明知道這些嬪妃們表面上說著吉祥話,暗地里在暗戳戳笑話蘭郡主年紀一大把了還無人問津。
英王妃心中不是沒有人選,畢竟京中的青年才俊那么多,便算不選京中人,每三年一科舉,榜下也可捉婿。可她不敢求皇上賜婚,皇上也不可能給蘭君主賜婚
甚至,那些人選,在皇上沒有松口時,她一個人都不能選。
夫君和兒子在邊境處境并沒有那么好,她在京城中也不能給他們添亂。
今天她進宮,也就是想著,若是蘭兒真有看對眼的,希望皇上能松口。
皇上竟然也到皇后這里來了。
英王妃趕緊行禮,那些嬪妃燕燕鶯鶯也一個個行禮,嬌聲軟語的像是百鳥會。
皇上看一眼,最喜歡的鐘嬪不在。
再一看,原來都是離皇后的鳳儀殿近的嬪妃們。
他道“平身”
眾人起身,那些嬪妃們一個個拿眼看著皇上,眼珠子恨不得粘在他的身上。也不怪這些嬪妃。能被皇后安排在就近宮殿中的,都是和四皇子走得近的大臣的女兒,她們都是無所出。
如今身邊沒得一兒半女,也就沒辦法母憑子貴,當然希望能得皇上青眼,哪怕生下一個公主,以后也有依靠。
皇后冷眼旁觀,倒也并不放在心上。
皇上的目光卻是直接落在英王妃身上,道“弟妹想是掛念九弟了九弟前些日子有信送到京城,一切皆好。你無需擔心”
英王妃自是又謝恩,而后才隱晦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意。
皇上笑道“蘭兒一轉眼也十九了,當初她跟朕說,她要選一個自己滿意的夫婿,所以朕也不好給她賜婚。王府多辦一些聚會也是好的,畢竟年輕人也要相處才能互相理解嘛只要蘭兒有心儀之人,朕定為她做主賜婚”
英王妃大喜,再次謝恩
得了這句話,她就好像有了精氣神一般,一直到離去時,眼里都帶著喜色。
皇上早已離去,皇后把妃嬪們打發走,回想起英王妃的笑,在心里鄙夷了一聲蠢貨
她身邊的心腹嬤嬤笑道“奴婢都沒看清這英王和英王妃到底是聰明呢還是蠢呢說他聰明吧,一直占著軍權不放,兒子死了一個又一個,他要這君權有何用;說他蠢吧,這些年倒也安分守己,還知道做低附小,每次到宮中來都謹守禮節”
這里也沒有旁人,皇后卻只是輕哼了一聲,沒有說話。
別人不知道,她很清楚。
此時,皇上和劉公公也在說話。
皇上饒有興致地道“大柱啊,你說英王妃今日為何進宮”
劉公公道“蘭郡主再過幾個月就滿二十了,想必英王妃急了”
皇上笑了笑“她急有用朕倒要看看,誰敢娶”
劉公公嚇得暗中縮了縮脖子。
他有些不明白,當初皇上登上皇位的過程,可并不怎么順利,而英王是一直支持著皇上的,所以皇上登基后,仍然讓他領兵,只是由領京郊大營的兵變為領北境守北境了。
不過,仍是軍權在手,也算是眾王之中,有實權的王爺。
這些年,英王也忠心耿耿,在北境也沒有異動,不過一個郡主,嫁就嫁了,還能怎么地怎么皇上就是不讓,因為有皇上的插手,沒有人敢和英王做親家,這不,蘭郡主到現在就剩在那兒了。
英王世子二十三了也沒定親,但他是男子,到了二十歲還嫁不出去的女子,那在京城就處境艱難了。
英王不是沒想過讓這對兒女在北境娶妻,但皇上對英王說了,兩個孩子的婚事,他要賜婚,所以,英王不能作主,世子和郡主,自然就只能等著
劉公公道“皇上,是英王有些不妥嗎”
要說別人有不妥是有可能的,但是英王,一向忠心,應該不至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