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別總以為現代的民間拳術無卵用,古代的民間拳師,那也是然并卵的。
古代民間練武,一是為了防盜,而是為了娛樂,武藝二字,本身就說明一切。
無論熱兵器時代還是冷兵器時代,指望民間拳術能保家衛國,
這個,
難度較大。
“道長,道長,這本事,你學嗎?”見李達久久不語,許老三問道。
“學,還是不學——”李達猶豫起來。
按照拳擊規則,民間拳師能打過拳王?你以為人板磚大的肌肉是白練的,營養師、健身教練,科學化的飲食和格斗手段是假的?
同理,按照UFC規則,懟上自由格斗也是夠嗆。
連架都不敢打,哪還有什么殺人技,全是花架子。
比起跆拳道、柔道、空手道、泰拳這等等本事,武藝真的有什么明顯優于它們的地方嗎?
答案是,有!
還不止一個。
李達看過兵書,也看過國術大師的筆錄,刨除玄虛看不懂的部分,至少有兩點,國術有的,別的沒有。
一個是大戰能力,這大戰指的是冷兵器戰爭;拳術的最高境界,不是一個打十個,其實是拳械合一。
拳械合一是指你練了這拳,讓你拿刀操槍上戰場列軍陣是沒問題的,要知道,在古代,最能打的拳術總是從軍營中傳下來的。
在中國地圖上,凡帶有‘衛、所、軍、都、堡、營、關隘、門’的地名,都代表著各時期駐軍之處,遍布各地,拳術的由來,其實跟軍轉民有關。
比如,太極拳是源于南兵拳,而南兵拳最早是戚激光結合了十幾門民用拳術,選出一部分用來練兵的本事。
形意拳更是傳說中,岳武穆練兵的技業。
戚繼光義烏招兵后,紹興大教場教習,在富陽湖訓練武技,士卒不足兩月就開赴前線,一戰而勝之。
戚繼光用鴛鴦陣,縱橫不敗,岳武穆用藤牌麻扎刀,朱仙鎮破拐子馬。
用于器械,用于戰陣,
這才是國術,
這才是真本事!
明清衛所,營迅之卒,技勇本事逐漸‘民化’,不須大戰,只認花法,練武不知技擊,這就是嘴遁大師的祖先們。
當然,不能只說自家老祖宗智商高,別人家的都是蠢蛋,國術有,別的格斗方式沒有,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拳擊、跆拳道、空手道等,最早也是在二戰之后推廣開的。
大戰屬性,其實已經天然不存在了。
還有一點,就是武術的中醫養生作用。
養生,其實不是你吃的飽、穿的暖,最后得三高,用來減肥的手段。
養生,其實是古人在吃不飽、穿不暖、餓的要死,用來向老天求活爭命,抵抗各種疾病的一種本事。
國術大師寫拳書時,總會參雜著一些氣血、五臟、穴道的感應變化,在李達看來,這與其說是內功,或者技擊手段,不如說是中醫的人體感應學。
這玩意對比武有幫助嗎,也許有,也許沒有,但肯定是存在的,至少那些上過戰場、殺過人的前輩們,寫拳書時吹牛逼,那也不會吹的太過分。
而到了如今,拳術練的再好,也不會自動精通槍械、大炮、戰斗機等戰爭武器,這等于大戰屬性不在。
物質大爆發的時代,沒有天災**,吃好喝好,不瞎想,不得癌,活到七八十歲也沒有難度,中醫養生,除了騙人賣保健品外,其實也被時代拋棄了。
所以,當拳械合一和養生性被科技取代,武術,其實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
退一萬步,就算你找回拳術的技擊性,那又怎樣呢?
比起假大師被毆,這,才是真正悲涼的地方。
李達很久很久以前,一直有一個腦洞,假如,不管是什么手段,拳術的養生性能夠再進一步,開發出類似增強人體潛力的功能,將古代拳術的大戰性再推一步。
是不是真的能創出類似武俠的本事。
在冷兵器和熱武器時代之間,是不是真的,可以創造出一個獨屬于它的時代。
拳術時代
“學嗎?”許老三又問。
“學。”
不管怎樣,能抗雷的本事,為何不學。
萬一被雷劈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