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官市距離開啟還有七八天的功夫,李達暫時將道術層面上的東西放一放,琢磨拳術功夫。
他身前的桌子上擺了好些拳術秘笈手冊,有漕幫船拳、貼身短打、杜門拳、小策打、黃梅六手、花拳等等,都是當初郭通收集上來的拳譜,其中大多是拳術秘笈,算的上拳譜秘笈的只有小策打和杜門拳。
練拳如搭積木,越往下越要把根基打好,郭通就是最好的例子,天生赤子之心,反推出十幾門拳勁,結果最后獨門勁相互沖突,自己把自己煉廢了。
所以李達琢磨了好幾天,決定還是向長者請教,于是今日特意起了個大早,帶上當初楊萬千送給自己的上等碧螺春,屁顛顛的去吳家內家拳館拜門。
沒想吳館主也是個愛茶人,二話不說,拉著李達就去品茶。
在武館里的一件單間,門外便養的一小片竹林,不知是什么品種,竹面枯黃,約有碗口粗細,看起來很是虬勁。
吳館主有一套自家用的差距,燒水、洗茶、煮茶、聞茶,一通忙活,碧螺春的尖尖小角就在茶面下打著轉,茶水更是碧綠通透。
“沒想到吳館主也是雅人啊,賞竹品茶,品味高雅!”
“嗨,徒弟們用竹子磨勁,竹子還可以做竹槍,主要是為了省錢。”
“噗,咳咳,吳館主持家有道,佩服佩服,”李達一口茶水噴出。
“好了,五爺的意思我明白了,是想問老夫拳勁變化是么,”吳館主倒是坦然。
“是,武行拳種太多,實在不知道如何挑選。”
“這都是我們這些野路子才有的困難,若是武行子弟,自然有老拳師摸骨測體、查驗進度、甚至專門為他挑選合適拳術,這也是大拳系的好處。”
“怎講?”李達目光一亮。
“大拳系拳譜多,一門拳系上百門拳種,武風開放,交流也多,所以大拳系能出大才,小拳系拳種少,武風封閉,一門拳種煉出岔子,其它拳術都要廢掉,所以小拳系難出頭。”
“我可是正宗的洪門拳系!”
“洪門拳系是官家拳,上層大拳師的關系遠比其它拳系要緊密,洪門十八姓,入姓者方能傳真拳,所以民間練洪拳的雖也有不少,但難成氣候。”
李達皺緊了眉頭,其實最好的途徑是向王人鳳和王龍蛇兩兄弟請教,不過李達很抗拒這個想法,如果這么做,他和郭通又有什么區別,會不會讓大嫂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記憶。
雖然李達本性有點咸魚,但咸魚也有咸魚的好處,那就是寧愿曬死,也從不低頭!
“若是想自己出頭,那也不是不可能,不過武行有三大鐵律,五爺要記在心上,”吳館主眼中閃過一絲異光,道。
“一,大拳系可以并小拳系,但大拳系不能和大拳系合練,二,拳種四大煉,煉皮煉肉煉骨煉筋,不同拳種不能合練,三,藥要合拳,拳能停,藥不能停。”
吳館主示意對方不要說話,又道:“第一條不要問我為什么,我也不知道,只是武行從未出現過兼并不同拳系的大拳師,第二條也很簡單,太祖長拳通臂、練脊、硬煉四肢筋骨,閣下再選的另一門拳術,就不能是同一種煉法,不然失控風險成倍增加。”
“種藥雖然藥效沒有太大差別,但也有合不合體的說法,比如煉通臂長拳,最好選虎豹豺狼等走獸藥,飛鷹、游蛇等種藥,不僅不能提高成功率,還有礙煉體變化……”
李達在吳家武館中坐了一個晌午,學了很多,既有武行規矩,又有拳術的感悟,就算天才也是需要底蘊的,而李達恰恰缺少的就是這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