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武行是個小江湖,那么朝堂便是大江湖。
江淮道水路大總管的認命從京城一路傳到江南布政司,再由揚州府衙公之于眾,李幫主攜大勢壓人,頓時風平浪消。
跟李達有不小仇怨的關中三老嚴刑灰溜溜的回了金陵,而九極拳傳人守南城也偃旗息鼓,不再提收拾李達這個不孝師弟。
朝廷太平,武行才能太平,朝廷才是真正的江湖盟主,總瓢把子。
天下太平時,拳家見到一方縣令都要繞道走,不是打不過,是打不得。
如果說李達之前的身份只是幕后金主,還有被扳倒的可能,那么如今成為大總管,可以說只要政壇不倒,武行人便不可能尋他的晦氣,大拳師都不行!
不過李幫主立威江南后,反倒是深居簡出起來,武行中的大小內務也很少指手畫腳,說到底,李幫主如今不缺錢,占據武行元老之位也不是為了賺銀子,到達一定層次,金錢反倒是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地位、作用。
不過李達也沒閑著,借助北禪院四個怪和尚幫助,日夜修行鳩摩羅什法,用佛門獨有的識觀來促進**進行第三次生長發育,每夜入睡前都能感受到骨骼酥麻微痛,像是螞蟻在亂爬,力量較之體量來說增幅不大,但也在以一個穩定的速度上升。
不斷在向煉骨大成的層次進步。
吳應熊也傾囊相授,兩兩疊加,很快李達又在龍虎明拳中融入了兩門拳術架子。
陰陽掌——貼身勁。
五趟圣錘——沾衣勁。
至此,李達貫通四門拳術,練就六門勁,雖然比不上大拳師,但是比起‘偽大拳師’綽綽有余,尤其是筋骨皮膜的持久力、爆發性,他也終于不用擔心被大拳師爆發刺殺了。
‘吳應熊說的沒錯,先煉體后練拳,的確能有效避免自創拳系帶來的危險性,不過煉體秘籍可說是武行中不傳之秘,只有古拳種才有,現在研究這煉體手段的實在太少了。’
按照魔改拳術的歷史,在大拳師這一層次沒有出現前,大批的武行天才困于拳師一境,一門拳術再如何高深也無法突破極限,所以大把的前輩才會窮死極想,將漲拳術的年齡耗費在突破煉體上。
不過后來拳系的誕生,導致拳師體質可隨著拳種增強,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手段便被淘汰了,再怎么驚才艷艷的拳師也不會把精力耗在這方面。
所以大拳系的成形,導致了小拳系傳人越來越少,就連吳應熊也曾感慨,如果不是沐老王爺相助,他也不可能突破那一層天花板。
沐老王爺在云南可是頂頂大名的蠱王、毒王,一生醉心于蠱毒,而在某種意義上,大毒亦是大補,經過他的調養與刺激,吳英熊才最后關頭突破大拳師境界。
不過對于如何用云南蠱術刺激人體,這家伙卻避而不談。
‘吳應熊這廝明擺著讓我主動去求人,不過我有什么值得那位沐老王爺惦記,沐家世代鎮壓邊地,標準的頂級世家,難道也感受到了一絲不對勁?’
在潛心閉關將近一個月后,陽司南司的凋令終于下來,直接去京師欽天監報告,而且帶來這個消息的還是個老熟人。
‘前茅山弟子’徐老頭。
“欽天監,按道理來說,我不該是去吏部轉職嗎?陽司的任命不歸吏部管?”李達將任命文書放下,好奇的問。
徐老頭一身邋遢道士打扮,頭發黏黏的,正抱著剛從李達手上騙來的好酒死灌,聞言打了個酒嗝,醉醺醺道。
“陽司任命當然走的是吏部的路子,不過你想入陰司,得道司先批下來,欽天監只是上面寫給你看的。”
“道司?”
在李達的印象中,這就相當于道家的五常聯盟,尤其是掌握著封神榜,冊封九州神祗,朝廷頂級的大殺器。
徐老頭露出古怪的笑容來,“嘿,三司陰司、道司、陽司,地、人、水、瘟、斗、龍六部,除了陽司走吏部路子外,其它都得有那些老家伙的批準,老家伙們想把手伸入陽司可不是一天兩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