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龐大威壓,隔了近兩千年的歲月沖刷,依舊沒有半點衰弱。
或者說,凡是造反的、動搖一個王朝根基的教派,總會在人道中留下印記。
李達手臂上的觸腳同時化作了黑色,往上做虛抓狀,然后剎那間,龐大陰潮拔地而起,擋住大日降落,兩者相撞,竟然使得旁人不斷爆頭慘叫。
到了二者這種層次,交鋒固然不會改天換地,但要真是一道法術砸到腦袋上,也絕對能讓你的腦漿煮熟。
不過趁此機會,印雪侗已經拔出腰間寶劍,往李達胸口刺入,劍身上符文倒映著虹光,一看就是頂級貨色。劍影閃過七色,李達大拳師的身手都沒有完全避開,確切的說,危險直覺失靈了,身子一晃,劍身從腰間刺入。
得虧李達體質改變,不然單是這一劍就要了他的小命。
不過冰涼鋒銳的銳器入體,李達的體力一瞬間也失去了一半,而且三魂七魄也是一陣搖蕩。
好在手臂上的觸手自生反應,第一時間纏住了對方。
龐大陰影之力注入,第一時間將對方迷暈過去。
“這口劍——”
李達倒吸著冷氣將劍身從腰間拔出,好懸對方是個雛兒,沒有刺入臟器,不然他大拳師的體能也要廢掉。
喉嚨本能的一咽,鎖鼻術發動,瓊漿玉液往五臟六腑中一抓,一股暖洋洋的熱氣從傷口處傳出,同同一時間血口止住,并將劍身上那股奇異的符光封印。
李達吐了口氣,抬頭望天,原來不知何時開始,天空已經烏云密布,隱約的雷聲悶響不斷。
‘不對,這不可能是真實的。’
但哪怕是李達轉化了道眼、佛觀、魔神之眼,都無法解開這股龐大的異像,甚至還感到一種戰栗害怕的感覺。
他猛的轉頭,只見對面的三參上師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尊直插云端、霞光異彩的神靈。
神靈像是道人,又不像是道人,五官面孔看不清晰,仿佛從古至今就橫亙于此的存在。
“洞玄?”
“你這邪道還算有點見識。”
“洞真、洞玄、洞神,原來所謂的三參,是這三參嗎?”
道藏,指道教書籍的總稱,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書及六朝以來道教經典,其中洞真、洞玄、洞神是其中三部,《洞真》以不雜為義,《洞玄》以不滯為名,《洞神》以不測為用,簡單來說,這是三重境界,也分別對應著受箓道長、開壇法師、祭天法師三重境界。
但很少有道人敢如此自稱,因為這代表著對古往今來,所有道門的法術、道經、教旨全數感悟,并融為一體,而從實戰角度上來說,便是所有門派的道術、法術、神通變化,盡能信手拈來。
神靈身上忽然多了無數座道觀宮殿,此刻在每一座宮殿前,一道道身影走出,仙風道骨、鶴發童顏,其中不乏北五祖、南五祖這些熟悉面孔,同時捏印施咒,幾乎一瞬之間,各種法術鋪天蓋地降下——其中甚至還有上清宗的手段。
李達嘴角一抽,毫不猶豫,一腳打開鬼門關,同時鉆入其中,同時鼓動陰潮,再開惡國!
而在外人看來,地上的陰潮鋪天蓋地,濁浪滔天,而天上各種光芒落入雨下,幾乎要將陰潮撕裂。
單從法術層面來說,鎮魔使能斗過普通祭天法師,但還真未必是正一道法師的對手,哪怕李達有陰司總樞加持,有無盡陰影之力為后盾,但對方同樣有道門歷代先賢為法脈支撐。
哪怕李達暫時藏入陰影之城中,同樣能感受到城池在震蕩,陰影在搖晃。
李達能感受到其它幾位陰司鎮魔使正在關注。
要想把事件控制在政斗層次之內,那就必須是東廠做事,而不牽扯到陰司。
這是底線!
李達深吸了口氣,
身影忽然被重重疊疊的陰影包裹。
長春宮中,原本瀕臨潰散的陰潮猛然擴大十倍,與天上雷云相角力。
然后就在同一時間,陰潮裂開,一尊似鳥似蛇、滿身黑鱗的怪物拔地而起!
魔神——鬼車!!
所有京城中的大人物同時睜開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