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佛道之爭,背后往往都有著強烈的政治因素。
武則天崇佛,不是因為她當過尼姑,而是因為李家崇道,拜老子為祖宗,崇佛抑道是為了確保自己稱帝的合法性。
金、蒙古、南宋,三國交替之際,三國國主爭相邀請丘處機出山,成吉思汗不遠萬里請丘處機雪山講道,是看重了道教對于穩定世俗政權的影響,但當元朝建立之后,舉西藏佛教之力,暗助國師八思巴壓制全真教,其目的無非也是為了統治。
茅山祖師陶弘景助梁武帝三教合一,周武帝滅佛,暗含胡漢之爭,北五祖、南五祖與當時的世家大族交好等等;事實證明,除了像是陳摶老祖這種罕見的隱仙咸魚派的奇葩,越是厲害的道佛二門,就越會抱大腿。
而要想成為官方宗教,就必須干掉另一家,毀其廟,毀其經文,屠其師徒,拿敵方人頭做晉升的臺階!
但是道門盛世已經經過了三十多年,李達下意識的忽略了佛教的影響,甚至完全沒有想到,當年還是皇長孫的鄭宏吉會走這步妙棋。
如今陽司已經基本取代道門的作用,那么某種意義上來說,正一道已經不是那么需要了。
而且既然無法判斷道門之中,有多少是心向自己,又有多少是心向太上皇,那么最簡單的辦法,便是趕盡殺絕!
驅逐正一道只是第一步,狠招還在后面呢,如果不是平頭和尚的提醒,李達完全沒有意識到,一場超級慘烈的政治斗爭已經近在眼前。
正一道有至少九名**師,但是陽司、陰司、北禪院,已經完全有實力跟對方較勁,滅道之后,哪怕是太上皇蘇醒,也完全沒奈何了。
至于隱藏在朝中的鬼太子黨、各大黨派山頭、甚至是有威脅的皇親國戚,同樣可以清洗一片。
李達這下終于明白,他其實是對皇帝是看走眼了,這皇帝動不動就拉著他的小手,一副江山社稷、身家性命的重責就交給卿的姿態,搞的他還有點小感動,甚至還有一種諸葛亮的錯覺。
但指不定對方心里想的是,‘等朕培養的和尚滿級后就弄死你丫的!’
想到這里,李達心中悚然,自己上清宗弟子的身份是不是暴露的有點早了?
不過仔細琢磨了下,說不定這是自己嚇自己,上清宗和正一道是絕對死敵的關系,皇帝未必會卸磨殺驢。
不過把生死大事寄托在政治人物的良心上,這絕對是扯蛋的事!
好在情報來的及時,李達苦思冥想了半夜,有兩件事,一定要做!
第一,必須在‘借佛滅道’的大震動前,完成與正一道,不,是與整個道門的切割!
第二,必須盡快查明龍司線索,只要有確鑿的證據證明鬼太子還活著,那自己就有絕對的利用價值。
只要做到了這兩點,那么自保足夠!
‘道門若是被打壓成功,佛門必然勢大,到時候朝廷則需要重新的平衡,我如果趁勢崛起,就可以成為用來平衡的另一極,再也不是只能靠著皇帝來維持權勢的鷹犬角色。’
深夜,李達的眼里閃爍著野心的光芒,陽司之中,有大量道門背景的鎮魔校尉、捉妖長吏,自己知道紛爭降至,就可以提前庇佑他們,期間坐山觀虎斗、栽贓嫁禍、安插親信、明爭暗奪,無數個計劃想出,又在完善、改進之中。
如果沒有足夠大的權勢,他拿什么去對付未來可能降臨的魔神之王,用腦袋砸嗎?
第二日,李達招集了廠衛中大小檔頭、密衛、千戶、總旗,不管這些人人品如何,但每一個都是高手和狠角色。
“李大人啊,這一大早的,您把老官兒叫來是到底要做什么?”老指揮使橫眉豎眼,發著牢騷。
東廠、西廠、錦衣衛合稱廠衛,其實都是皇帝的秘密警察,而由于東廠督公身份的特殊性(天子家奴),最受親信,權柄最盛時往往兼領錦衣衛,只有極少數例外(如有救駕之恩,又算是嘉靖皇帝半個一母同胞的陸炳)。
而李達雖然也有救駕之恩,但跟皇帝的親近程度遠不及陸炳,連一半都不到,充其量只算是臨時的救火隊長。
如果不是他監管東廠以來干了幾件大事,本身實力又強大,老指揮使連鳥都不會鳥他,他錦衣衛都指揮使可不比廠公的身份要低。
“老指揮使莫急,”李達笑容不變,“只是有幾件小事要吩咐下去,需借助錦衣衛之力。”
“呵,李大人如今還有什么事要我這個糟老頭子幫忙?”老指揮使毫不客氣的說。
“小事而已,”李達頓了頓,眼神示意,惡叟弓著身子站了出來,陰森森的開了口。
“督公大人當初在道司大展神威,抓了正一道共計七十六名道人,如今那群老牛鼻子被趕走了,這些小家伙也要處理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