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書童點頭,悄然離去。
那位老官看了看天空,突然自嘲的一笑,低聲道:“做閹黨總好過連黨派都沒有。”
相比于外界的鬧騰,東廠反倒是格外的安靜,一方面,那些作死的、找死的、變態的東廠干事們都被派了出去,另一方面,自打知道這一屆的東廠督公是個狠人之后,也沒什么熱血沸騰的讀書人敢過來鬧事了。
你抗議抗議皇帝,皇帝頂多打你兩板子,你惹上這位瘋子,那可真的是往死里弄啊!
菜市口那幾十具血淋淋的尸體至今無人敢收尸。
不過此時此刻,某位惡名昭著的李千歲正在憂國憂民,他的案桌上擺滿了戶部的折子,過了許久,才把折子一丟,有些惱怒道:“扯淡,管理戶籍的事務官都是眼瞎不成!”
本朝吸取了前明‘小政府主義’‘政策不下鄉’的教訓,對于戶口、民籍管理的挺嚴的,至少是在開國之后是挺嚴的,雖然沒有秦朝全民皆兵那么夸張,但比起明朝前期要差不了多少。
然而按照老神棍的說法,他在赴京的過程中,看到了至少三次由北至南的難民潮,可想而知這一道政策的崩潰程度,各級官員欺上瞞下已經到了多么嚴重的地步。
“土地兼并這么快嗎?”
李達印象中,這時候的江南已經有了一次工業革命的雛形,急需大量勞動力,這個時候不是應該缺人不缺地嗎?
“大人,土地兼并是一方面,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監管,還有就是道田強占民田,大量的土豪劣紳花錢在道觀掛了個名字,就打著這個名義去巧取豪奪,地方官員不敢治……”
老神棍好歹也是做過一品大員的師爺,管過軍,治過民,分析問題來頭頭是道,說到底,無非是地方利益集團裹挾了道門,而道門治鬼弄神之法又是現實存在的,哪個官員敢對他們動手,不怕晚上真召個鬼把他們弄死嗎!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官府不作為,上一任皇帝忙于修仙得道,這一任皇帝忙于掌權,底層刁民的死活,誰會放在眼里,或者說,這不是當前的主要矛盾。
李達揉眉,他不清楚人道力量阻止魔神的原理,但是他明白,‘人’的力量減弱,會削弱絕地天通。
天災和**相輔相成,道佛之爭又即將開幕,而他還是開幕的豬腳,總感覺人世越發鬧哄哄的了。
“幫主,此事不理,易生民變,”老神棍小心翼翼道。
“是什么讓你覺的我東廠是個青天大老爺待的地兒?”李達反問。
“以陛下器重陛下的程度,只要您想管——”
“管容易,弄死一批地方官員更簡單,但之后,上任的不管事繼續殺?殺到數省人頭滾滾?”
老神棍也無言了,他也是懂實務的,總不能讓東廠自己來處理民事,萬歷年間,礦監稅監的慘案可還歷歷在目。
地方官員的素質或許不高,但東廠番子的人品是頂個兒的低,李達就算是東廠督公,他也攔不住底下人橫征暴斂啊。
李達對此倒是另有想法,若有所思,“這事我倒是有點念頭,東廠下面可是有大量金庫,這玩意藏起來有什么用,擴大生產啊,回頭你幫我琢磨琢磨——”
“這事先不提,你跟了楊化坤有十幾年了,他在朝中的后臺你真的不知道?”
老神棍皺眉苦思,“楊帥的所有折子都經過我手,還真沒聽說他跟哪一位閣臣交好,而且還真沒印象跟當年的太子關系多近——”
李達調查了許久,發現了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江南三杰的其它兩位是標準的太子私臣,但做為神武改革的另一員,至少表面上,楊化坤卻并沒有與太子有多少聯系,哪怕是他的軍事改革,包括重建關外防線、精兵減政、江南募兵,背后也沒有當年太子勢力的推動。
只能說是恰逢其會。
不過打死李達都不相信這位是純臣,很簡單,純臣可以博名聲,但卻辦不了大事的,戚繼光都給張居正送過壯陽藥,朝中無人的話,武將根本不可能推動中央改革。
這一位老帥的神秘性在李達心里再度提升。
而就在這時,外面有人來報。
“督公,東宮口諭,請你速去面圣。”
李達早有預料,撐案而起,嘲諷一笑:“早就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