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并沒有海禁國策,所以海貿發達,也是因此,沿海豪商尤為多,尤以四大家族為首,他們強占航線、霸占上等出海口、交好權貴,尤其是以寶島、琉球為首的一批鄭家老人,別看這幾人表面上一個個恭順的很,其實背后各有一個或若干個武裝海商集團撐腰。
但面對李達——這些靠山全都沒卵用。
李達背靠著的可是前東南沿海最大海盜集團,如今成功洗白上岸的鄭家繼承人,尤其是這個繼承人前腳剛清洗了一大批老臣,鬼知道這位天字第一號親信來東南是干啥的。
他們也膽顫啊!
所以哪怕是李達明顯不靠譜的點子,這些人也不敢當面反駁,只是一個個支支吾吾。
“怎么了,三寶太監能下西洋,我就下不得?”李達不耐煩道。
枉費他找了那么多的資料,做了相當詳實的商業計劃書,‘海洋絲綢之路’‘殖民地包稅制’‘邀請民間企業入股東印度公司’‘原材料地傾銷商品’,甚至還有更進一步,比如靠武力搶占倭國飛地,借助大量銀礦流入推動技術革命這種‘大事’,只是偶露風聲,還沒全盤拖出,你們一個個啥表情?
有問題可以提啊,你們一個個看傻**的眼神是要咋樣!
李達覺的自己這個東廠大佬給這群穿上褲子是海商,脫了褲子是海盜的貨色撐腰,并幫助他們開啟大航海時代,這些人就算沒什么遠見,總不至于當面反抗吧。
這一副自己逼他們上吊的表情是咋回事!?
難道是因為九州之外的魔神?
李達耐心解釋道:“本官知道外海兇險,但本官也研究過三寶太監下西洋的七次路線,從蘇州劉家港出發,經歷爪哇、蘇門答臘、錫蘭、最后到印度西海岸,只要沿著大陸架結構向外摸索,不要長時間暴露在外海中,海底那些東西不一定禍害船隊,不然鄭和怎么回來的?”
幾個家主互視幾眼,最后還是黃家家主小心翼翼道:“大人剛到福州,怕是還沒出過海吧。”
“現在外海已經完全變成黑海了……”
過了許久,李達打發走了四大海商家主,一個坐在主椅上,表情陰晴不定。
失算了!
李達雖然不是經濟專家,但從一個現代穿越者的角度,還是可以看出一些不同東西的。
首先,雖然由于太上皇一系列騷操作,雖然經過短暫的神武中興,但依舊掩蓋不了,明明該是王朝中期的中興氣象,硬生生被弄出幾近崩潰的財政。
不過真要算起來,這倒也不完全怪皇帝,由于‘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納糧’等幾項國策,土地流失大為緩解,加上興旺的海貿、越發龐大的工商業階層,遠比明朝暴力的收稅制度,八國聯軍又被堵在海的那頭,至少也該比清朝續命更長才對,怎么現在一副要玩完的跡象。
李達抽調了各部文件,花了極大功夫研究之后,倒還真找到找到了點線索。
明朝做為最大的白銀輸入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瓷器與茶葉的買賣,而如今海外市場被堵,海外貿易越發困難,加上工商業帶走的勞動人口……
簡單來說,就是產能過剩和市場狹小的矛盾,外加傳統的小農經濟在拼命拖后腿,以至于內部市場開發困難,海外市場又由于‘魔神因素’打不開,也因此導致了一系列社會動蕩。
當然,李達畢竟不是專業人士,也知道這種觀點肯定有相當程度的偏頗,但他需要這種理論去團結東南沿海的海商集團,去讓他們有足夠動力開拓海外市場。
不管如何,在這個魔神肆虐、航海時代延遲數百年的時代,提早搶占先機是不會錯的。
經濟因素還在其次,關鍵是,李達希望借此機會解決‘絕地天通’的問題。
沒辦法,論起天地屏障的研究,他比不上崇圣、比不上護神,更比不上擁有千年積累的道門聯合體正一道。
而論起掌握龍氣的掌握,他也比不上那三個皇帝,太上皇、鬼太子、今上,各有算計并且斗的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