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
兩枚正正方方的楷體字,這竟然是他的名字。
“和我同名同姓,難道這就是我回來到此地的原因不成?”
周寧強行壓制著內心當中的驚詫思緒,他繼續翻開書冊,一行行文字躍于他的視線當中。
“萬歷四十七年正月初七,衙門點卯,無事!”
“萬歷四十七年正月十四,衙門點卯,無事!”
“萬歷四十七年正月廿一,衙門點卯,無事!”
……
看著那一頁頁的內容,周寧明白了手中這本書冊的作用。
不出意外的話,這本書冊就是大明朝人人聞之色變的無常簿。
這個無常簿,錦衣衛中人手一本,隨身攜帶,冊不離身。
在錦衣衛查案之時,專門用來記錄一些人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打探到的消息。
朝廷最后核實案件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以這個無常簿上記錄的為準,所以這個無常簿非常具有權威性。
倘若是不小心說錯了一句話,做錯了一件事,被錦衣衛記錄在了無常簿上。
那就如同被黑白無常勾去了性命那般,絕對的十死無生。
然而眼前這本無常簿,卻是徹底地顛覆了周寧對于錦衣衛的認知。
通篇的點卯和無事,如果不是有著先前那枚令牌在,周寧還以為這個錦衣衛百戶就是一條咸魚呢。
不過當周寧看到最后一頁內容的時候,他便徹底地釋然了。
“萬歷四十七年正月廿九,玉壺坊走水,守備大人震怒,下令徹查此事。
經查實,非賊人破壞,已移交南京五城兵馬司繼續負責!”
最后這一頁內容,使得周寧得知了兩條有用的信息。
首先就是現在的時間,應該是萬歷四十七年二月。
其次便是周寧眼下所處的位置,理當是大明朝的南京城內。
別看同為大明朝的錦衣衛,但是南京城的錦衣衛,和北京城的錦衣衛之間,卻是存在著十分巨大的差別。
自從永樂十九年開始,大明朝的都城便由南京城搬遷到了北京城。
不過因為種種原因,在南京城之內,仍舊保留著一套軍政機構。
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軍都督府、翰林院、國子監等等一應俱全。
錦衣衛這個天子親軍,自然也是如此。
不過南京城這一套軍政機構,更多是具有象征性的榮譽意義。
真正論及權力,肯定要以皇帝所在的北京城為主。
就比如說錦衣衛,雖然南京錦衣衛和北京錦衣衛都有侍衛儀仗的職能。
但是北京錦衣衛除去專門負責儀仗的十四千戶所之外,還擁有南北鎮撫司兩大特殊機構。
這兩大鎮撫司,才是錦衣衛當中真正擁有巡查緝捕、偵緝廷杖等職能的精銳力量。
在南京城內,就駐扎著北鎮撫司的一個千戶所。
倘若當真爆發什么大案要案的話,自然會有北鎮撫司派遣而來的錦衣衛精銳負責處理。
至于其他南京本地的錦衣衛,因為皇帝不再南京城的原因,所謂的侍衛儀仗職能,自然就是一個擺設。
這也怪不得周寧手中這本無常簿里面,除去記載了點卯以外,就很少有其他的內容了。
搖頭一笑,緩緩將手中的無常簿放下,周寧準備再去尋找一些其他的線索。
“嗒嗒嗒!”
然而就在這時,屋外突然間傳來了一陣十分急促的腳步聲,瞬間引起了周寧的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