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青陽渡愚經》?”王曜景的心中一驚,他在清末的時候,曾經從白蓮教的陳教主那里得來了殘缺的《青陽渡愚經》,只是當初他無論如何修習,都完全沒有頭緒,他后來便也放棄了。
羊皮紙打開之后,在畫面之中,畫著的是一盞油燈。一點青色的火焰,照耀著四面的空間,仿佛在萬物混沌之中,存在著這么一點青光,照亮大千,驅逐愚妄。
畫工并不算是太好,在很多細節地方處理的都不到位,油墨也是很簡單的涂抹上去的。但是,就這么一幅畫,卻仿佛蘊含著極大的魔力,能夠將人的心神都牽扯進去。
“青陽,乃三陽之首,也是萬物之基,無論是中期的紅陽,還是末期的白陽,都是自青陽而生。所以這青陽之法,便是無上的養神筑基之法。”錢伯偷偷的觀察王曜景的表現,不由得的暗暗點頭。
這幅畫是他用親手繪制,蘊含了他的精神在其中。這神魂越敏銳,便越能夠被其吸引。公子身為明王與大母的孩子,出生時又有異象傍身,果然天資不凡。
“青陽者,天之始也。萬物混沌,眾生癡愚……”見王曜景在認真的觀看著畫,錢伯便小聲的念誦了起來。
他只懂得《青陽渡愚經》的前半部經文,雖然說用于給小公子筑基有些差了,但如今這種情況,也沒有選擇的余地、
若是耽誤了養神的時間,未來對小公子的成長更加不利。
錢伯的聲音,仿佛蘊含了無窮無盡的魔力。王曜景已經聽不懂他在說什么了,他整個人直接陷入了一片混混沌沌之中。
仿佛天地未開,混沌癡愚。
實際上,這便是以識海代天。沒有修行之人,識海便是混沌一片,就如那未曾開辟的天地。《青陽渡愚經》的目的,便是在這片混沌之中,點燃一盞青燈,普照虛空,慢慢的驅逐掉愚妄,增長智慧。
這也是為什么這部經書被當做無上養神筑基法的原因,只要勤勉修習,哪怕是一個愚人,也能增長資質。
渡愚渡愚,便是如此。
王曜景沉浸在一片混沌之中,猶如身置虛空,不著天地。
錢伯的聲音念著念著便停了,這《青陽渡愚經》的前半部,一共也就是兩百多個字,字字凝練,無一廢話。
但是,在他聲音停下之后,王曜景的腦海之中,卻繼續的響徹經文念誦之聲。
因為,他當初從陳教主那里得到了殘缺經文,赫然是后半部,除了少量重疊之外,后面一字無有缺漏。
“轟。”經文念誦,一輪青色的太陽,陡然間自他的識海之中升騰而起。大日朗照,陰霾避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