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沖殺進入了岸上,趙匡胤已經盡力的開始歸攏士兵,可是效果并不好。
當軍中一旦開始嘩變,任你名將蓋世,都無濟于事。
眼看著唐軍沖殺了過來,趙匡胤知道,不能再這般耽擱下去。他迅速的收攏自己的親兵以及最身邊的軍隊,調動了數千人,朝著唐軍的方向而去。
因為他知道,一旦唐軍沖入自家的隊伍,便會令混亂進一步的擴大,到最后徹底崩潰。
很快的功夫,趙匡胤率領的軍隊便與唐**隊碰撞到了一起,雙方迅速的展開了廝殺,地面上的尸體越來越多。
大周的軍隊本就能征善戰,趙匡胤的親兵更是強悍,但是唐國的禁軍也不弱。這是唐國的制度決定的,唐國向來奉行強干弱枝的策略,禁軍的戰斗力比鎮軍要強悍太多,哪怕人數不多,那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數萬人的戰斗一開始,想要結束就沒有那么容易了。這場戰斗生生的從白天打到了晚上,長江北岸,嘶喊聲不絕,連綿數十里。
血水沿著泥土流到了水中,將江岸給染成了紅色。地面上尸體無數,雙方的士兵橫七豎八的躺了一地,看上去極度慘烈。
“當當當。”清脆的鳴金聲音響起,落入兩方士兵的耳中,就猶如一盆冷水,將所有人都給澆醒了。
對于士兵而言,鳴金收兵的聲音,簡直猶如天籟。沒有人想死,打仗的時候只能腦子一熱往前沖,但不打仗不是更好?
兩邊都開始收兵,各自有默契的開始向后退去。
打仗也要講究智慧,真正如今日這般正面慘烈廝殺的時候也很少。大部分情況都是以勢壓人,人多勢大者天然占據優勢,人數少者除了少部分頑抗派之外,大部分時候都會選擇識時務的投降。
就像一年多之前的周唐兩國大戰。
周軍聚集十數萬人,將逐個針對唐軍城池。單獨一個城池的守軍能有萬人就頂天了,大多數只有四五千人,十幾萬大軍在城門口擺開陣型,就足以令大部分人投降。
要說周軍戰術多奇妙,也談不上,主要就是一個快,在唐軍沒有有效組織的情況下就解決了對手。
這等方法考驗的不是權謀布局,僅僅是練兵。只要士兵做到令行禁止,保證快速行軍不掉隊,不炸營,就能獲得勝利。
今日的狀況太過于詭異,先是韋陀復生胡亂殺人,隊列中出現不少身體變成肉身的血肉怪物作亂,還有唐國皇帝的一身詭異妖術以及最后時刻的大規模士兵摔倒事件。
這些事情,猶如一連串的亂拳,打得大周軍隊暈暈乎乎的。在唐軍廝殺來之后,雙方就進入了混亂中,根本無暇整理思緒。
事后,雙方開始統計起了各自的損失。
大周這邊死傷人數超過了八千人,而大唐這邊是兩千。單純的從數據上來看,貌似是唐軍獲得了勝利。
可結果卻并不是這么算的,大周的人數接近十萬人,不過是折損了十分之一。而大唐總人數不到一萬,那就是損失了五分之一。
在這其中,還有八百多人是禁軍,這個損失不可謂不大。
唐軍這邊覺得自己的損失巨大,但周軍的營帳之中,趙匡胤已經暴跳如雷了。
如果僅僅是五千人,大周軍隊當然損失得起,但是,當著八千人內,有兩百多低級軍官、十余名中級軍官外加一名指揮被殺。
對于一個軍隊來說,軍官才是核心。哪怕是一個管理著十人二十人的最低級軍官,那也是重中之重。
將領的命令不可能直接傳達給士兵,必須一層層的傳遞下去,最終由這些低級軍官才指揮身邊的一小撮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