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樓顯現神仙之事,不足一日,便傳遍長安。
掌柜的初時還想著掩蓋寶物,但玉碗移動不得,酒水流淌不休,香味更是傳遍十里,遠遠就能聞到,這哪里是他能夠藏得住的?
既然如此,索性他也給自家酒水改了名字,不再叫黃金碎,而該做了琥珀光。
那自玉碗中流淌出來的酒水,比他自家釀造的最好的酒水還要好喝十倍百倍,長安城的人紛紛趕來,許多人只為能飲上這么一杯美酒,沾一沾仙氣。
自然而然的,這里的事跡也流傳了出去。
原來不是神仙顯靈,而是圣賢題詩,普通人只以為當真是儒家的大賢來此,才令酒水不絕,芳香十里,但大多數的儒生卻是不信,甚至許多人都大聲痛斥,說是那些裝神弄鬼的妖人借此污了儒家聲名。
可不管如何,眾人也知曉這位神秘人將在三日后,于精誠書院講學。無論是抱著何種想法的人,都打算三日后前往書院,倒要看看這人要講些什么。
此間的事情,很快也驚動了宮中。宮中本擬是遣派侍衛將那玉碗帶回去,但用盡了一切方法,都無法將其挪動分毫。
甚至朝廷還請了長安城附近的一些道德高士出手,卻同樣沒能成功。
……
三日之間,轉瞬及至。
長安城內,處處是花香,全城的牡丹花已經開放了一半。入眼之處,盡是牡丹顏色。但是,今日全長安的人,都沒有心思將注意力放在牡丹花上,而是前往了精誠書院。
這精誠書院算不得大書院,占地不過十數畝,能容乃數千人已經是極限,但這一日,全長安的人盡數趕來,將四周的街道堵得嚴嚴實實。
眾人都想要擠在前面,但正是因為如此,只使得街道更加混亂。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就在此時,一道悠長且平和的聲音,自書院中響徹,立刻聲傳長安。
此聲音一出,便猶如醍醐灌頂,令焦躁的眾人心中一清,旋即生出了羞愧之意。所有人不自覺的停下了腳步,各自留出了距離。
地位尊者,年齡長者,學問大者為先,余人次之。
一時之間,眾人井然有序,不復擁擠。
而在同時,精誠書院也好似變成了小小的模型一般,四周的墻院迅速的折疊了起來,變成了一塊塊的石墩子,只有三尺不到,書院內的場景也顯露了出來。
這一動作,令在場的不少人神色一變。這一部分人,都是朝廷或者權貴請來的修道者,其中不乏還虛高手,可無一人從中看出法術波動,一切渾然天成,仿佛就該是如此。
院墻落下,眾人便見到在書院中心,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尊高臺,一身穿青衫的儒生正跪坐其上,面容沉靜,形容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