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大部分媒體記者的關注點顯然還是在仿生儀器上。
對他們來說。來光明醫院采訪,為的就是得到足夠勁爆的新聞。
如今仿生儀器的公之于眾。顯然是比恐怖襲擊更加勁爆的消息。
能夠當記者的,都是對時事動態非常明了的。
他們非常清楚,仿生儀器的出現,對于全世界意味著什么。
“請問盧院長,是否身體器官也可以仿生制造?”
“這位記者,能否尊重一下遇難者,我們現在討論的話題并不是仿生儀器。”
“盧院長,既然你自己開了一個頭,難道就不能讓我們獲悉更多的內容嗎?”
“我說過,專門的新聞發布會會在不久之后召開,我們現在還有正事。”
“仿生儀器也是正事,而且對于全人類都會是一個大事。”
“是啊是啊,盧院長,再多透露一些吧。”
“關于你剛才的那個問題,我的回答是大部分的身體器官都可以仿制,你們應該聽說過3d打印技術吧,其實仿生儀器很像3d打印,可是又更加復雜,畢竟仿造的是人的身體,除了人的大鬧之外,其他的器官,基本上都可以實現仿制,同時通過特殊的手段,也能夠有感官觸覺,當然了,如果患者要求取消感官觸覺,也是可以辦到的。”
“那如果是一個心臟病患者,在沒有匹配的心臟的情況下,是否也能夠通過仿生儀器進行仿制?”
“的確是可以,其實我們最初研制仿生儀器的時候,就是為了制造一個人工心臟,眾所周知,目前人類已經可以制造機器心臟,可是移植人工心臟的患者最長存活時間是多久?五年!僅僅是五年的事件,所以我們當初的目標就是突破這個數字,就目前來說,仿生儀器所制造出來的肢體與器官,都是非常穩定的,與真實的軀體并沒有排斥的情況。”
所有記者都嘩然了,有個記者腦子轉的飛起:“那是否意味著,以后都不需要器官捐贈,而倒賣人體器官也將沒有市場了?”
“現在說這些還為時尚早,不過對于倒賣人體器官這種事,我覺得這是現代醫學的一個悲哀,而我也希望,有一天仿生儀器可以避免類似的悲劇發生。”
現場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所有記者都忍不住為盧義鼓掌喝彩。
而這場新聞發布會結束后,全世界一片嘩然。
仿生科技一直是各個領域科學家研究的重點,人造心臟其實就屬于仿生科技,而心臟或許是最簡單的器官之一。
即便是一顆心臟,依然讓所有科學家絞盡腦汁。
可是現在真正的仿生技術,居然真的出現了,出現在了光明醫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