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吞星是一個小型的吞星,并不算大,至少在流浪者的記憶之中,這個吞星標注的是沒有危險,能夠制造一個超級黑洞。
當然了,流浪者雖然實力不強,可是他的見識以及他的方舟都是具有著六級文明的產物,所以對抗一個超級黑洞,并非難事。
可是自己可以對抗的了一個超級黑洞嗎?
白晨沒有底氣,不過凡事總有第一次。
白晨終于下定決心,而且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白晨下一瞬,已經出現在虛空之中。
眼前什么都沒有,不過白晨知道,在這黑暗之中,隱藏著一只噬人的兇獸。
白晨掠過黑暗,以最快的速度沖入黑暗。
在虛空之中,白晨也不用擔心自己的速度太快。
從接近光速到光速,再到超越光速,也只在一瞬之間。
這是白晨第一次的展現出自己最快的速度,最終,白晨將速度維持在光的兩倍。
突然,一股可怕的吸引力從前方襲來,這股吸引力幾乎讓白晨的身軀崩潰。
白晨立刻使用了法相,讓自己的身體與法相合二為一。
在前方數億公里的某一點,就是一個黑洞,一個超級黑洞。
越是接近超級黑洞,引力就越大,不過就這距離,法相還能不受影響。
白晨不但沒有放慢速度,反而加快速度。
這與對抗漩渦是一個道理,一艘船在大海中想要逃離漩渦是非常困難的,可是如果熟悉漩渦理論,就可以利用慣性來擺脫漩渦。
對抗漩渦單靠自身的動能是非常吃力的事情,不過,如果利用漩渦本身的吸引力,順時針圍繞漩渦,然后再在速度加持到一定程度后,偏離原本的軌跡,自身的動力加上慣性的加持,就可以輕松的脫離漩渦。
黑洞也是一樣的道理,白晨現在就是要嘗試,自己的身體強度,能接近到什么程度。
三億公里……兩億公里……一億公里……
白晨一直在圍繞著接近超級黑洞的中心,當白晨接近到了一千萬公里的時候,白晨感受到的是毀滅星辰的引力。
哪怕這時候是一顆超巨星,在這樣的距離下,也能夠被拉扯成一條頭發絲那么細。
黑洞有多大?就拿太陽來做比喻,太陽的壽命是一百億年,一百億年后,太陽能量衰竭變成白矮星,白矮星再因為內部引力不斷的增大,從而不斷的壓縮,最終的結果,要么就是瞬間爆炸,產生超新星,也就是新的恒星,要么就是內部坍塌,最終壓縮成一個原子的大小,這就是黑洞。
太陽的體積壓縮成原子的大小,其質量要重到什么程度?
如果以地球的引力來計算,即便是白晨都無法拾取起來,當然了,這種情況永遠不會發生,畢竟這么大的質量如果放在地球上,地球的引力立刻就會被這個原子毀滅。
其實黑洞就是一個奇點,空間承受不了引力的重量崩潰,所謂的黑洞,說是引力的作用,倒不如說是引力與空間的雙重影響。
宇宙虛空就像是一張紙,這張紙上放著許許多多的天體,恒星、行星、隕石等等,如果一個重量超過了紙的承受極限,紙張就會破洞,這個破洞就是奇點。
白晨自己也能制造黑洞,不過白晨所能制造的黑洞,與真正的黑洞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
雖然原理是一樣,可是威力卻相差了千萬倍都不止。
在感覺到自己與黑洞的極限距離是一百萬公里后,白晨立刻就偏離了順時針的飛行方向,順勢著沖出超級黑洞的范圍。
如果再接近的話,那么就真的有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