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只是覺得光榮,回到家中之后,將此事轉告了自己的兒子。
墨北則沒太多的欣喜,反而是對研究更加的投入。
他或許是覺得,這份榮譽其實不應該屬于自己。
只是,他無法將實情告訴自己的母親。
不過陳氏并不知道,文臣在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暴動了。
因為他們又一次的預感到了,武則天下一步的動作。
毫無疑問,武則天這是要抬出匠師,將他們拉入她的陣營之中。
先是通過大唐日報預熱,然后就要抬墨北入朝為官。
而且借口名正言順,如此巨大的功績,不說封王拜侯,封官是絕對沒問題的。
可是文臣卻不這么認為,士農工商。
工匠、匠戶就是賤戶,賤戶怎么可以入朝為官?
一個人如果沒有學過詩書文章,如果沒有學過孔孟圣言,如果沒有修身養性,都屬于賤.人,賤.人是不能為官的。
以前他們一再的退讓,先是女子入朝為官,已經破例過一次了。
然后又是商人,他們掙扎過,反抗過,可是都無濟于事,于是他們打算從商人的身上做文章,可惜商人對于自己的利益非常的重視,根本就不給文人機會。
這可是改變商人地位的最好機會,哪怕是再自私自利的商人,也不會接受文臣的條件。
所有的商人都空前的團結,他們抱團在一起,即便是文人也無可奈何。
商人是什么人,他們都是精明的人,他們非常清楚,如果這時候他們退縮了,那么他們將再無任何機會。
武則天擺明了要幫他們改變這個現狀,哪怕他們再如何的不識好歹,也不會自己挖自己的墻角。
所以商人空前的團結,也是因為他們對現狀的認知。
他們也是不會被輿論什么誤導的一群人,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誰對他們好,誰對他們不好。
最終文臣也只能偃旗息鼓,哪怕他們再如何勢大,也無法對著抱團在一起的商人啃一口,商人雖然地位低賤,可是卻不是任由他們打壓的人,只要文臣敢動他們一根指頭,他們就會以牙還牙。
文臣是打碎牙往肚子里咽,三番兩次的在商人身上吃癟,讓他們都別著一肚子的邪火。
結果這次,武則天又出招了,商人也就罷了,如今居然連匠戶都打算拉到金鑾殿上,這讓他們如何能忍。
“大人,不能繼續下去了,如果再這么下去,武則天怕是下次就要把農戶都招到朝廷里來了,金鑾殿那是什么地方?那是談論國事的地方,如何能讓那些賤戶與我等共商國事?這不是荒唐嗎?”
姚崇的臉色陰沉無比,他當然知道如果隱忍的后果。
“走,進宮,找武則天!”
數十個文臣在姚崇的鼓動下,氣勢洶洶的涌向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