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病毒存在的意義就是將所有的生物同化,或者消滅。
當然了,這是一種比喻。
可是他們的意識形態就是這樣,他們會將所有見到的生物變成自己的同類,或者是徹底的消滅。
這也是他們入侵普林星系的原因,他們不是為了資源,或者是為了統治與奴役而發動戰爭。
他們純粹是為了物種滅絕而來的,所以從始至終,他們都不曾與普林星系的各個政府接觸,因為不管怎么接觸都改變不了他們的初衷。
不過,宇宙中的億萬物種,大部分其實都不會這么的極端。
因為極端的基因往往就代表著很容易崩潰,就比如說人類吧,各方面都不突出,這種各方面都很平衡的基因,卻讓他們得以在宇宙中傳播與擴散自己的物種基因。
而葵人的物種基因則充滿了侵略性,這導致他們的基因很容易崩潰,也很容易被改寫。
只要被其他高等文明破解,那么很可能造成反滅絕。
白晨有理由相信,如果葵人和普林星系全面開戰,而沒有武者從中作梗的話,最終的結果未必是普林星系失敗。
當白晨抹掉了其中一個葵人的基因記號的時候,其他葵人乃至巨葵本身,都對那個葵人產生了敵意。
葵人彼此之間是聯系在一起的,一個普通的葵人,能夠與上百公里內的所有葵人交流,這是一種高級的知識共享。
就像是網絡一樣,在地球上的二十一世紀,為什么能夠技術大爆炸,就因為網絡共享了絕大部分的知識與技術,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
可是葵人的精神網絡則更為高級,也更為龐大,對他們來說,一個個體得到了某個知識,就意味著某個種族知道了這個知識。
正因如此,他們才能發展的那么快,可是也因為如此,他們的思維才會變的近乎一樣。
而白晨改變的那些個體,他們的特性被抹掉了,可是他們的精神還和其他葵人聯系在一起,這也讓白晨可以更輕易的獲取葵人的知識。
從那些葵人的腦海中,白晨得到了很多的知識,同時也包括葵人的社會結構。
葵人的社會結構更像是蜂巢社會,什么是蜂巢社會?
就像是蜂群一樣,一個蜂后決定了整個種族的生死,而葵人的蜂后則是中樞首腦。
葵人不是通過自然繁衍來獲得后代的,而是通過生物技術克隆,然后中樞首腦再把基因編碼注入幼體中。
這讓白晨不禁懷疑,那個中樞首腦是不是某種只能程序,而整個葵人物種與文明,都是建立在某個人工智能的程序下的。
因為縱觀葵人的歷史,就會發現葵人的歷史發展,都像是被設定好的一樣。
而葵人居然從來沒有質疑過中樞首腦,這對一個高等文明種族來說是不敢想象的。
一個高等文明的象征就是擁有著高度發達的思維模式,個體思維極其活躍。
每個個體都有著不同的聲音,可是葵人卻只被設定為,不懂得懷疑,并且也不會去懷疑,只有對自己基因特性的服從。
所以白晨才會懷疑,其實葵人就是機器人。
只不過機器人是通過機械以及電子程序來進行編碼的,而葵人則是通過基因編碼的。
如果說,中樞首腦是個人工智能,那么這個人工智能的目的又是什么?
消滅全宇宙的生命?完成宇宙大同?
這種計劃看起來宏偉偉大,可是只要仔細想一想,都覺得不靠譜。
假設,中樞首腦是一個高等文明的產物,所以這個中樞首腦有著自己的思維,而這個中樞首腦又創造了葵人,那么他就應該有自己的智慧,他應該知道什么事能夠做到,什么事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