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34代教主之后,第37代教主同是天縱奇才,成就之高僅次于34代教主。
他研究圣火令數十年,發現圣火令并不是表面那么簡單,事實上六塊圣火令并不完整,據他推測,應該還有一塊圣火令流失在外。
為了解開塵封千年的謎團,明教37代教主遠赴西域,一路尋找線索,拜訪了傳說中圣火令的鑄造者山中老人的后人,才知道圣火令并非山中老人所鑄造,而是偶然所得。
當時山中老人獲得六塊圣火令,大感此令神奇,奉為至寶,并把自己的畢生所學刻在了圣火令里面。
山中老人卻也不知,他獲得的圣火令并非完整,所以圣火令才自他傳出之后,世人一直以為只有六塊。
雖然解開了山中老人與圣火令的謎團,卻也因此斷了尋找完整的圣火令線索,不過好在山中老人把當年從何處獲得圣火令的事情隱約告訴了后人。
憑借蛛絲馬跡,明教37代教主尋找了十八年,才把最后一塊圣火令找回。
莫問感慨的望著手中七塊圣火令,明教發展至今,雖逐漸完善成熟,自成體系,卻也與無數先人的犧牲與付出脫不開關系。前人挖井,后人喝水,恐怕就是如此。
想起常青風手札里所述,莫問開始敏捷的組裝著七塊圣火令,眨眼的工夫,七塊圣火令就在他手中合成了一體,彼此間嚴絲合縫,宛如一體,竟是一點都看不出組裝的痕跡。
組裝后的圣火令像是一個手柄,足有一尺半,火紅色的琉璃光芒閃動,一條猙獰的神龍盤旋而上,盤踞在琥珀手柄上,氣勢威嚴霸氣,像是華夏國的火龍圖騰。
莫問眼中閃過一抹驚訝,那條火龍栩栩如生,宛如活物,根本就是華夏國的圖騰神龍形態,西域流傳過來的圣物,怎么可能刻著東方古國的圖騰?
不過他轉念一想,倒也有些了然,或許此物就是東方古國流傳至西域的東西,經過幾百年的流浪,又再次回到了東方古國。
據常青風的手札所說,雖然明教37代教主尋回了第七塊圣火令,但卻一直不知道圣火令的鑄造者究竟是何人。
早在西域摩尼教立教之前,圣火令就存在于世,他們也是機緣巧合才獲得此物。
莫問握著火紅的琉璃手柄,掌心微微用力,一道咔擦聲驀然響起。
下一刻,一聲清亮的爭鳴聲瞬間擴散至整個密室,宛如嘹亮的龍吟。
火紅琉璃手柄的前端突然彈出一截劍刃,足有兩尺長,同樣是半通明的火紅琉璃色,但卻閃動著清冷的寒光,任誰都能看出它的鋒銳。
與此同時,密室里的溫度都似乎逐漸上升了很多,那截劍刃一出現,就不斷散發出滾燙的熱量。
“好一柄圣火劍,果然是天底下的神物。”
莫問有些感嘆的望著手中的圣火劍,此劍簡直超出了尋常神兵利器的范疇,給人詭異的妖異之感。
據說,此劍乃是火神明尊傳承下來的神物,象征著光明,善良,代表火神祛除人間的邪惡。
以莫問的見識,自然不會認為圣火劍乃是火神傳承下來的神物,但此物來歷不凡,卻是可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