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一見,倒確實是個有個的人,雖然跟平時接觸的老板不太一樣,孟謙還喜歡的,這種人反而實在。
既然你只對技術感興趣,那正好,大家就好好談技術。
林曜音參觀完之后,孟謙帶著他在實驗室食堂吃飯,同時,現在正在工廠的兩位大佬也一起就餐。
兩人分別是魏永新和聶旭,都是曾經參與過偉大事業的無名英雄。
看得出,林曜音在知道兩人的經歷后是很尊敬的,同時,都還沒來得及寒暄,他就開始跟兩人聊起技術來了。
孟謙記得后世看新聞的時候好像是還有過這么一句話,不管你跟林曜音談什么,他都能給你繞到技術上去。
“貴公司正在研發的光刻機,物鏡放大率是多少?”有兩個這么專業的大佬在,林曜音直接發問。
“4。”兩人看起來也并不介意,魏永新回應道。
“采用的還是準對稱雙高斯結構?”
“嗯,畢竟高斯結構在軸外像差矯正上有天然優勢,還是得抓核心問題。”魏永新掂量著回應,自認為這個也不是什么不能說的。
“這倒是。”林曜音認可的點了點頭,“所以我們現在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么?材料么?”
“高質量的合成石英石確實很難熔煉,但如果要說最大的問題,還是在超高面型精度鏡片的加工上,衍極限像質擺在那,引入非球面成為了必然,但問題是,波前誤差要達到二十分之一波長以下,相方又注定了部分非球面鏡片口徑會超過300mm。
真不知道尼康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華夏光刻機領域落后也不是什么秘密,所以說這些無所謂。
“高精度的工藝也是一個大問題。”聶旭在一旁補充道,“不過最新的設備應該會有很大的突破。”
“在高精度工藝上,我們倒是有點經驗,有機會可以交流一下。”
林曜音的話讓孟謙馬上抬起頭看向他,這話要是其他一些商人說,孟謙會下意識的認為是一種暗示,可看了林曜音半天,孟謙總感覺他真的就是想交流。
一頓飯局,孟謙幾乎沒怎么插上話,林曜音拉著兩人聊了一個小時的技術。
孟謙在一旁也不多言,這對他來說反正也是好事,只有讓他更了解公司的況,才能好好談合作的事。
林曜音這種人從某種角度來說,跟張樹新和何文康是一類人,能說服他們自己的只有他們自己。
“孟總,我可以跟兩位先生一起看看現在的研發進展么?”吃完飯,準確的說是飯都沒怎么吃,林曜音轉向孟謙問道,畢竟可能涉及到一家企業的科研機密,這點道理林曜音還是懂的,如果沒有孟謙的同意,他自然不會強求。
孟謙看向了魏永新和聶旭,兩人用眼神示意他們會把握好分寸,自然不會給林曜音看到核心的技術,孟謙這才點頭答應。
有了孟謙的點頭,林曜音當即把筷子放下,準備好的六菜一湯幾乎都沒怎么動。
魏永新和聶旭帶著林曜音看了一些能看的東西,但即便如此,林曜音也看的很亢奮,“真沒想到內陸居然有企業能達到這樣的工業水平。”
“你現在還沒看到工業軟件方向上的發展呢。”魏永新笑道,他知道孟謙今天找林曜音來的目的,所以肯定要幫著抬高企業,趁勢把大風科創在工業軟件上的成就說給林曜音聽。
林曜音用一種贊賞的眼光看著孟謙,然后主動邀請孟謙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