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技術人才內流和外流比是9比1,我們失去的科技人才,90%都在國內轉行了,或從政或從商,真正出國的只有10%。”
孟謙之前看的調查資料里有提到,俄國科技人才流失中外流比例并不是很高,大部分沒出國,只是轉行了,俄國人好像都不是很爽國際媒體尤其是西方媒體故意無視這一數據,非常刻意的嘲諷俄國科技人才外流這個事。
只是像費諾霍蒂這樣的人不知道有沒有沒意識到,雖然真正的外流科技人才只有10%,可這10%幾乎都是精銳啊。
不過知道費諾霍蒂介意,孟謙自然不會點破,“這么說來,俄國的人才儲備還是有基礎的。”
“但轉行的人大多很難再重新回到原來的崗位了。現在關鍵是把現有的人才守好。”費諾霍蒂再次無奈。
“據我了解,其實人才問題核心還是錢嘛,經費不足,待遇不高,對吧?”孟謙始終保持著閑聊的態度。
“大環境也是一個因素,當然孟先生說的也沒錯,核心還是錢,如果錢到位,或許很多人也就不在乎大環境了。”
孟謙借勢開口,“費諾霍蒂先生,實不相瞞,貴國在數學和計算機領域的水平一直都讓我尊敬,現在大風集團也算是發展的還可以,我打算到俄國去創辦我們大風集團第一個海外科研中心,不知道費諾霍蒂有沒有什么好的意見?”
費諾霍蒂馬上警覺起來,“孟先生說的,是海外分公司,還是純粹的科研中心。”
“費諾霍蒂先生覺得區別大么?”
費諾霍蒂開始斟酌自己的態度,“孟先生之前應該是已經了解過我們國內的況了吧?”
孟謙坦率回應,“那是自然,我既然有這個想法,當然要派人去實地考察,只是我們之前跟俄國這邊交流太少,或許的咨詢的內容也不完整,這才想聽聽費諾霍蒂先生的意見,貴公司作為靠研發起家的俄國本土企業,想來肯定比較了解況。”
見孟謙的態度還是很誠懇的,費諾霍蒂說話也很真誠,“雖然全世界都知道我們俄國的科技人才流失況,但這不代表我們國家真的就不重視,就像孟先生一開始提到的,我們在采取保護措施,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華夏過去十幾年也在經歷人才流失,只是況跟我們不太一樣而已。
我們在經歷解體前后需要面對的事太多了,但科技的重要大家都懂,所以國家不可能不在意人才的去留。華夏每年這么多優秀學生留在國外不歸國,這難道是華夏希望看到的么?
大家都有自己的無可奈何罷了。”
孟謙點頭表示認可,后世確實有不少媒體把俄國的人才流失描寫的就好像是俄國希望看到的一樣,怎么可能呢,**歸**,腦子還是會有的。
“所以對于現有的人才,尤其是精英人才,我們有我們的保護機制。所以包括歐米,霓虹,以色列以及你們華夏在內的諸多國家企業其實都跟孟先生有過同樣的想法,但真正在我們俄國創辦科研中心的企業非常少,華夏這邊應該只有兩三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