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億米元對邵一波來說是一個很有沖擊力的數字,但對孟謙來說,扣除公司本身會出的一部分資金,也就動用了孟謙一半的個人現金資產。
剩下的資產,一部分還沒從資本市場抽出來,一部分則在其他市場分布著,所以當硅谷企業開始加大海外收購力度的時候,突然感覺到哪里不太對勁。
臺省,英特爾亞太地區負責人霍伊爾一臉疑惑的看著下屬,“怎么回事?”
“大風集團從去年就開始來臺省挖人了,一年挖了臺省幾千個人才,我們出手可能有點慢了。”
“一年挖了臺省幾千名專業人才?整個臺省一共才多少人才?孟謙是瘋子么?!”
“有傳聞說大風集團去年搞了個什么萬人計劃,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這個事我再去了解一下,但大風集團去年不管挖了多少人也都是去年的事情了,為什么你們這么久連一個人選都沒找出來?”
“兩個問題,第一是在臺省這邊資源比較深厚的獵頭公司都選擇了跟大風集團合作,大風集團給出的提成遠高于我們。
第二個問題是去年被大風集團挖去的臺省人才給出了很好的回饋,大風集團現在在臺省人才眼里是一家很有吸引力的公司,這種吸引力甚至超過我們英特爾。”
霍伊爾回過未來,“大風集團去年挖了這么多人今年還要繼續挖?”
“嗯,雖然也是聽說的,但確實有消息說大風集團2009年還要搞一次萬人計劃。”
霍伊爾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你們這邊的工作先進行著,我會把情況匯報給總部那邊,至少讓公司加大投入。”
“霍伊爾先生,說實話我覺得我們在這個事情上可能真的很難跟大風集團競爭。”
“為什么?”
“在大風集團有一個政策,叫做人才綠色通道,這不是聽說,而是確定的事情,簡單來說就是關于人才的問題優于一切,第一時間直接傳達到孟謙手里,而我們公司雖然今年有了關于人才儲備的計劃,但重視程度并不如大風集團,霍伊爾先生就算今天晚上就把匯報交給總部,等總部反饋下來,恐怕至少是半個月之后的事情了,到時候我們這邊還要結合總部的決定再做評估,一來一回,搞不好幾個月都過去了。”::
霍伊爾不得不提出疑惑,“大風集團這么瘋狂的挖人,就不怕消化不良么?”
“這不就是大風集團一直以來最讓人無法理解的地方么,孟謙好像永遠知道接下去該做什么,哪怕是我們英特爾在人才選拔方面都是要依托項目進行評估的,但大風集團就好像有一堆必然會正確的項目擺在那邊,不怕沒有項目,只怕沒有人才。”
霍伊爾面露不寫,“這種說法太可笑了,孟謙只是被神話了而已,我相信大風集團也有很多失敗的項目都隱瞞了下去,我根本不相信孟謙永遠知道未來發展方向這種鬼話,造神的常用手段罷了。
大風集團這樣不講邏輯的挖人,遲早會成為大風集團未來最大的隱患。”
“希望真的是這樣吧。”
臺省的情況在一些國家同樣上演著,大家都意識到大風集團去年花了上千億到處收購挖人,而今年大風集團的收購挖人力度只增不減。
回到此時的米國,孟謙這次帶來的保鏢隊隊長戴玉堂向孟謙匯報,“孟總,你這幾天的行程一直都有人跟著。”
孟謙并不意外,“除了跟著有別的動作么?”
“那倒沒有。”戴玉堂遲疑著補充了一句,“米國真的想動手,也不會選擇在米國本土,但孟先生還是要提高警惕。”
孟謙側過頭看向車窗外的米國,“恐怕米國也沒有你們想象的那么硬氣。”
半小時后,孟謙來到華爾街,此時的華爾街依然人頭攢動,只不過到處都是亞洲面孔。
“都是來抄底華爾街的,霓虹人,高麗人,新加坡人,華夏人。”一名過百高齡的老者看著落地窗下的亞洲面孔,用有些感慨的語氣說道。
說話的人是米國共同基金之父羅伊·紐伯格,米國歷史上唯一一位68年投資生涯沒有一年出現虧損的傳奇人物,今年已經106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