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秦大師您說,我譚家之所以會走上官運這一道路,其實是因為幾十年前,受到過一位大師的恩惠。”譚老爺子開始緩緩的敘說起來。
原來,在譚老爺子年輕的時候,并不相信風水這個東西。
因為那個年代的特征,風水這些東西被批判成為封建迷信,是害人的東西。
當然,現在在主流社會上,還是這樣定義的,但是跟那個年代卻不一樣。
那是一個叫做破四舊的年代。
風水這東西可以說是受到了廟堂的打壓。
風水界也是那個時候開始沉寂下來。
可沉寂并不代表著就沒有風水師行走江湖。
一些單脈傳承,底蘊不夠豐厚的風水師,迫于生計,只能行走風水界。
那個年代的局勢,也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清楚的。
年輕的譚老爺子,在當時,屬于先進份子,這全得意于他是貧農身份。
當時是大鍋飯,上山下鄉的年代。
而也就是這樣一個年代,譚老爺子遇到了那位大師。
這樣的時代造就著,很少有行走江湖中人。
試想一下,整個村都是一個集體。
一個外人進來,很容易被察覺。
而這個風水師也是運氣差,可以說是混的很差。
被人發現了身份,被批斗成了犯罪份子。
然后就安排在譚老這個村莊勞動。
這風水師也有一把年紀了。
譚老那個時候也是心有善念,平日里也就暗中幫助了這風水師一點。
就是這樣,結下了一段善緣。
后來,那個年代過去了。
而這個風水師為了感謝譚老,就為其布置了一個風水陣法。
也就是這一次,讓年輕的譚老相信了風水。
自此,譚老回到城市之中,從此一路青云直上。
幾十年的奮斗,可以說是順風順水。
最后安然退下。
不過他的一生是順風順水,但他兒子卻是多災多難。
表面上看起來,他兒子現在身居高位,一市之長,也算是體面。
但相對于譚老爺子的經歷,卻根本不堪一提。
年近五十才是個市長。
而且要政績沒政績,要前途沒前途。
所以譚老爺子就有一個偉大的念頭。
“譚老你想學風水?”秦風聽聞了譚老的敘說,有點驚訝的詢問道。
他沒有想到,眼前這老人居然有這樣的想法。
“是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別人給的只是臨時,只有自己的才是永遠的。”譚老神情激動的說著。
他退休之前也算是一方大員,也接觸過很多的風水師。
可是,卻沒有完成這個心愿。
一則是當時在其位,身有所忌。
二則是也沒有遇到愿意的風水師。
現在,他已經從那個位置下來了,沒有那么多顧忌,又恰好遇到了秦風這件事情,所以,他那原本消散的念頭,又重新燃燒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