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推理的御獸師不是好御獸師。
姜辰對北歐局勢的判斷句句戳心,狠狠扎在神話盟主心上。
“夠了!”女人喊道,長袍下的蛇尾不斷擺動。
她一把扯下面具,狠狠丟在地上。
猙獰的下頜不斷顫動著。
“你以為是我愿意發動戰爭嗎!!”
“整個藍星都變得一團亂,整個世界的人們都躁動不安,戰爭已經無可避免!”
“我之所繼續這場實驗,就是為了找到還原世界的方法!”
“自從災變發生的那一刻起,這個世界就已經走向了毀滅!”
“唯有將世界重新融合,才有機會重回原來的世界!”
神話盟主言語中的絕望絕對真實,甚至打動了姜辰。
這就是原皇室皇女伊麗莎白眼中的世界。
戰爭,絕望,毀滅。
這樣恐怖的世界與姜辰眼中的完全不同。
二人的世界觀更像是悲觀與樂觀之間的強烈對比。
樂觀的人笑罵悲觀者是精神病。
而悲觀者不斷勸誡樂觀者要萬事謹慎,還以為自己是坦誠相對。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世界。
有的人話語間重傷他人,自己神經大條早已討人嫌棄還全然不知,還繼續以為周圍的人和他有多么要好。
有的人生活的太平盛世是患得患失,每天想的都是世界末日,星球大戰。
有的人自以為是,心里便把所有的美好未來都加在自己身上,以為自己不靠努力就能夠獲得豐衣足食。
沒有人能夠真正客觀的看清整個世界。
即便是達到了姜辰和伊麗莎白這樣的高度,人的世界觀也會出現偏差。
行為偏差,思想分歧,人群分裂,兩群戰爭,全部毀滅。
這便是人類歷史演變的規律。
伊麗莎白天真的以為自己可以從“偏差”開始修復這個世界,也就沒有了最終的戰爭和毀滅。
她所采用的手段,大概是用克隆人替換,再不斷替換克隆。
這樣,所有的克隆人都會在她在掌控之中,完全無法做出毀滅和相互毀滅的行為。
這個拯救世界的流程似乎是需要混沌之眼加持,于是本體伊麗莎白就設計從川木手中搶奪到混沌之眼。
姜辰心念急轉。
神話盟主喘著粗氣。
二人隔空對視。
盟主先開口道。
“姜辰,算我求你了!”
“北歐的戰爭我一定可以有辦法逆轉,等這里的戰爭結束,我一定將混沌之力歸還給你!”
走廊之中安靜下來。
唯有紅衣大主教在瑟瑟發抖。
“不行。”姜辰開口。
他的語氣平淡,沒有任何做作的意思。
神話盟主瞬間愣住,臉上盡是不可置信的表情。
姜辰拒絕,當然是有他的理由的。
兩個人根本不是同一個世界,思維既無法折中,更無法統一。
姜辰根本無法改變伊麗莎白想象中的世界。
但不管伊麗莎白想怎么做,采用克隆人替換正常人的方法是完全不可取的。
戰爭發生了就是發生了,人死掉了就是死掉了。
他們不會再復活回來,即便是通過克隆的方法可以代替,那也不是原來的人了!
艾歐里亞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姜辰一個照面就感覺到他身上的變化。
這便是姜辰心中的世界。
但令人感到悲劇的是,姜辰無法將自己心中所見到的世界分享給伊麗莎白。
她已經完全投入到她心中的世界中去了。
面對姜辰的拒絕,伊麗莎白逐漸憤怒。
“什么狗屁英雄!”
“你們炎黃人也不過只是一些會說冠冕堂皇話的愚蠢腐朽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