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墻”并不灼人,一步踏出,景已不同。
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石門。石門上流轉著蒙蒙清光,看不清內里。
石門旁邊立著一塊高大的石板,應當就是“石碑棋譜”。
整個生死棋的棋盤被縮略在石板上,不同的位置,不同的事物,散發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強度的光。
其中發光的小圓點最多,光線的強度也相同,而且一直在移動著。
那些就是生死棋的參與者。并不能看到他們面對了什么,只能觀察到他們到了哪里,誰又與誰相遇。相遇之后,繼續往前的光點自然是勝者。
如火部所屬是紅色光點,水部所屬是藍色光點,土部是黃色光點,瘟部是黑色光點……不一而足。具體到每一族又有細微差異,大約只有浮陸的原生居民才能準確分辨了。
這扇石門,即是慶火部此次參與棋局的入口。幾個慶火部族人守在這里,時刻關注著“石碑棋譜”。
見到慶火元辰等人過來,都很歡喜。
依照故老相傳的規矩,他們需要在石碑棋譜上確認自己的入棋“身份”。
比如姜望是棋主,就將手按在屬于棋主的掌印中。
而慶火元辰是兩名棋士之一。
確認之后,慶火元辰看了看天色,勸說道:“棋主大人,時間不太多了,不然明日再出發?”
姜望問:“還有多久天黑?”
“生死棋持續期間,天色很準時。”慶火元辰道:“還有半個時辰。”
“進去。”姜望說。
現在進去,意味著如果不能夠在半個時辰內占據第一個“生點”,那么結局就是失敗。會被生死棋直接抹去。或者也可以在那之前選擇放棄,退出生死棋局,退出之后就不可能再進。
這個決定無疑是帶有冒險色彩的。
但包括慶火元辰在內,十六名慶火部戰士,都沒有再提出任何異議。
姜望是棋主,姜望的決定就是命令。
無論立場如何,經年累月戰斗在慶火部范圍內最大、最危險的無支地窟里,他們都是非常合格的戰士。
跨進石門,那蒙蒙的清光帶著一種神秘規則。
姜望感覺到了,他那本就稀薄非常的圖騰之力,盡數化去,無影無蹤這就是浮陸強者在生死棋局中不能夠施展超凡之力的原因。
令他松了一口氣的是,儲存于火之圖騰內的那些“星力”,并未受到影響。
這意味著他的準備沒有白費。
生死棋局的確只針對圖騰之力。
姜望本人有道元在身,些許圖騰之力的抹消于他根本沒有什么影響。
而跟在他身后的十六名戰士,個個臉色也都還好。他們在來生死棋之前,就已經把絕大部分的圖騰之力都留在了火祠里的圖騰池中。
據說是慶火高熾反復強調過的事情……真的是非常節儉了。
但慶火高熾的出發點或許是摳門,最終的效果卻很好。至少這十六名戰士省略了很多適應時間。
踏進生死棋局后,姜望他們處在一個光圈內,大概這便是初始點的范圍。
眼前,是一塊塊巨大石板鋪成的道路。每塊石板的大小規格全都一模一樣,長和寬都為十六丈。而一塊石板,就是生死棋中的“一位”,即“一個棋位”。
能見的范圍并不寬廣,甚至可以說偏狹。
大部分的環境,都隱在迷霧之中。
……
……
ps:推薦票怎么總在八百多名啊,我經常想不起來求票,但是更新可沒忘過。你萌投票別忘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