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稱呼就可以看得出來,顯然那位“玉華”才是赫連云云的舊識,這位玉真師太也是才認識。
而且赫連云云也并不隱瞞她的疑惑,雖然初相識,但顯然她已經斷定,玉真同玉華,是全然不同的兩個人。
黑色斗篷遮掩了所有的顏色,玉真女尼只柔聲道:“紅塵歷練,亦是修行。這觀河臺上天下英雄,百態眾生,一段段故事,載浮載沉。小尼能來一觀,于修行上大有裨益。說起來,還是麻煩云殿下照拂了。”
“舉手之勞,何足掛齒?”
赫連云云豪邁地一擺手,很見氣勢。
但忽而又壓低了聲音:“你們的紅塵歷練,不包括男歡女愛吧?”
玉真:……
……
……
場外人有場外人的故事。
場上人有場上人的開始。
黃舍利怒視趙汝成,當然只看得到那厚重青銅面具上的雕刻。對方的表情深藏面具之下,就連眼睛的部分,都只露了一個小圓孔,看不完整。
她的武器握在手中。
這是一支長有三尺三的降魔杵。
一端為佛首,一端為三棱尖錐。
杵身上的浮雕,是一組朝圣圖。
所朝之“圣”,就是那末端的佛首。
整段杵身,就是朝圣之路。
朝圣者一共有三個,分別是一個乞丐,一個平民,一個貴族。
這組金屬浮雕鋪滿了整段杵身,只留出了兩個握柄的位置。
兩處握柄,恰好分隔開三段朝圣圖,也將降魔杵等分為三截。
值得一提的是,末端的那佛首,并不是主流佛宗所崇的任何一尊佛。
雕刻的是“黃面佛”。
這尊佛,當然不曾見于任何傳說或佛典中,因為這是黃龍衛大將軍黃弗自己造的一尊佛。
黃龍衛乃至于荊國,因此有多么不受正統佛門待見,也就可想而知了。
此杵名為“普度”。
本是黃弗自己的隨身兵器,隨之征戰多年。在黃舍利十歲生日的時候,將之送給了黃舍利。自己則另外請人打了一支降魔杵,湊合用到現在。
在荊國有一句話流傳得很廣,叫“寧招殺神,莫惹普度。”
殺神是鷹揚衛大將軍中山燕文的配兵,而荊國七衛之中,鷹揚衛為第一。
中山燕文之強,毋庸置疑。
僅從“殺神”這個名字,也可以感受得出來。中山燕文的兵器有多兇。
但盡管如此。
在人們心目中,作為兵器,它卻兇不過“普度”。
現在,這樣一支兇器。
被黃舍利單手所握持,但給人的感覺并不凌厲,反而有一種慈悲。
連帶著就連黃舍利兇巴巴的眼神,也看起來像是小女孩斗氣。
而站在黃舍利對面的趙汝成,并不說話,也沒有眼神回應。只是微扣的五指之下,烏金色的劍氣在游動。
劍氣如龍蛇,游于五指間。
他喜歡練劍。
天生的喜歡。
喜歡到他需要用力去克制,不然很容易就變強了。
哪怕是在最頹廢、最放任的日子里,他也嬉皮笑臉地要學一學姜三哥的紫氣東來劍典。
此刻游動在他五指間的庚金劍氣,是先代傳下來的諸多秘法之一。
說來好笑。
那些先代弄了個寶庫,代代傳承……一門心思想要復國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