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面對失敗,就永遠沒有贏回來的可能。
此刻躺在地上、氣息衰敗的他,與流光溢彩的姜望相比,如有仙凡之別。
他就作為一個失敗者,這樣看著對手。
這一次他沒有再笑。
慢慢地說道:“他在咸陽城擊敗衛瑜之后,又要去武關試劍,我在渭水邊攔下了他,與他定同境之約。他就當場突破內府,與我為戰。我問他何苦如此……”
你分不清他說話的“慢”,是因為說話艱難,還是因為認真。
人們永遠無法看到秦至臻表露痛苦。
一如礁石迎激流,永遠緘默。
他就這樣繼續說道:“他說有人在絕望的深淵里一步步走上來,一路向前,那種光輝照耀了他,所以他不想再退。”
秦至臻信守戰前的承諾,復述著渭水邊的那一戰:“我給了他時間,看到了他的劍陣……那的確是光耀天地的一劍。”
那個恨不得改名叫“向下”的家伙,居然說,不想再退。
那個在他面前永遠懶洋洋,無論他取得什么榮耀,都永遠一臉不在意的家伙,原來在別人的面前,會說“那個人的光輝照耀了我”。
“之后呢?”姜望問道。
“他劍絕渭水,而我把他打進了渭水之底。”秦至臻回道。對于那一戰,不遮掩,也不修飾。
“我想他應該沒有死。”姜望說。
秦至臻看起來并不打算激怒姜望,尤其是在現在的狀態下。
所以說道:“是的。我沒有殺他。”
姜望看著他:“我在你的眼睛里看到了戰意,對于今日這一戰你或許并不甘愿。外樓的時候如果你來挑戰我,我也饒你一次不死。”
你饒了我的朋友一次,我也饒你一次。
他說得很平靜,像是描述一個既定的事實。
這語氣與選拔賽那天,他對秦至臻說“等我擊敗你的時候,我再問你。”是一模一樣的。
只是在這樣一場煊赫的勝利之后,已沒有人會再懷疑他的底氣。
而對于秦至臻來說。
事實上從一開始,他就沒有懷疑過這份底氣。
從選拔賽就開始對陣,爭勢爭意爭力,他從來也不曾小覷姜望。
因為在見識了向前光耀天地的一劍之后,他曾說:“初入內府就有如此殺力,若再給你一段時間,內府之中,你有資格爭第二。”
而彼時向前說道:“你現在就有資格爭第二了。”
他問:“第一是誰?”
向前道:“就是那個照耀我前行的人。東域第一,姜青羊。”
因為那一劍的分量,所以他并沒有生氣,而是很認真地對待了那句話,真正把素未謀面的姜望視作對手。才有了從選拔賽開始,一直延續到方才的這一戰。
此時此刻,面對姜望的這一句話,他本應該憤怒。
但不知為何,沒有憤怒的情緒。
這對真正的強者來說,是最可怕的事情!代表著他內心也承認,姜望有資格在外樓的時候繞他一次!
何能如此?
秦至臻努力尋找著不甘不忿的情緒。
掙扎著說道:“如果一開始我就全力……”
他沉默了。
因為這個時候,他才忽然意識到。
在那渭水邊,那個被他擊敗的古飛劍傳人,在那時,還對他出了一劍!
此劍絕魁名!
……
……
……
……
ps:
“不盡狂瀾走滄海,一拳天與壓潮頭!”清·黃仲則《登北固樓》
昨天在章說里看到這句詩,好喜歡。
正好我隨手寫的一句自己并不滿意……嘿嘿,趕緊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