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種明亮與漆黑,都只是存在于神魂層面的概念,并不會真的影響感知,只是難免晦沉。
直到……星光圣樓立起,星光落下。
漫天星光于高穹閃爍。
映于水中,一如萬盞燈火。
這一幕極美,雖然只能自視于內,卻也極大地滿足了視覺感知。
見得星光,方知藏星海為何為此名。
果然是深藏明媚。
道脈騰龍在海中潛游。靈動自在。這亦是五府海與藏星海不同的一點。
五府海中,道脈騰龍需要在天地孤島上停歇,每次蓄足力氣之后,才能升空去探索蒙昧之霧……待得蒙昧之霧掃清,五府齊出,道脈騰龍也就常駐天地孤島,基本不必挪窩了。
當然遨游天空是毫無問題的,姜望的道脈騰龍,還去過不少次云頂仙宮里盤踞。
至于五府海的海底,卻是從未潛下去過。
那是需要天地孤島鎮壓的海域,最早的蒙昧之霧就自海中起,最深的蒙昧也在五府海底。人的蒙昧永遠不能掃盡,永遠有新的迷惑、新的未知。修行的過程,本身也是時時刻刻清掃蒙昧的過程。
所以天地孤島永遠在鎮壓五府海,天地孤島越穩固,五府海就越穩定,修士也就可以爆發更多的戰力。
人們常說極限戰力,“極限”二字,往往就是自身所能承受的盡頭。
在五府海中,道脈騰龍若貿然下沉海域,基本上就是迷失的結局。
藏星海則不同。
此海并不藏匿蒙昧,在某種程度上對應的是宇宙星海。
有星樓垂落星光照耀,有五府之力加持,道脈騰龍可以自在遨游其中,探索宇宙和自我的聯系。
更別說姜望的道脈騰龍還有五神通之光纏繞,天生光耀,本身即是藏星海的光芒,輝耀一片海域。
藏星海最大的危險仍在于迷途。遙遠星穹的星樓若失落,失去星光指引,藏星海就會逐漸黯淡下去,在這個時候,道脈騰龍也只能退出藏星海,不然就要與海面一起沉寂。
自覺已是初步洞察了藏星海的姜望,現在并不太能看懂自己的星光圣樓……或者說星光圣塔?不知道龍神被鎮在其中,意味著什么。因為還沒有正式使用過,也不太知道星光圣樓立在玉衡星辰上方,代表著什么。只是按照七星圣樓秘法來看,越近七星概念的核心位置,星樓的質量就越高。
觀衍解釋道:“這條孽龍方才與你勾連過深,貿然殺之,容易影響到你。索性我將祂鎮在你的星光圣樓中,既然祂要生死一體,那就成全祂一體。你不必擔心,我已設下禁制,祂脫身不得,也影響不到你。相反,你的星光圣樓可以不斷汲取它的力量來強化鞏固,從而減少對你的需求。”
前輩成星君了果然不一樣了。
瞧瞧,現在都不叫龍神了,改口叫孽龍!
姜望當然能夠理解這番話。從遙遠星穹錨定的第一個星點開始,外樓修士本就是不斷要往星穹傳遞力量,以不斷強化星光圣樓的。有龍神這樣一個力量源泉,可以省去他諸多苦功。
但姜望這會想到的是另一點……
“就像您的圣樓一樣,就算哪天我死了,這星光圣樓依然能存在?”
這話問得怪別扭,但姜望本心是為自己的星樓能夠與觀衍前輩的星樓靠攏而高興。天知道他之前見識過觀衍前輩的星樓,有多么驚訝和艷羨。
觀衍的視線這時已經移開,看向遠處,隨口回道:“可以這么說。”
姜望想了想,又道:“那這個塔形,方不方便換一下……”
觀衍前輩回答問題的時候,一般都非常細致認真,不僅照顧姜望的修為層次,還很考慮姜望的情緒……但此時敷衍得非常明顯,只很干癟地道:“除非碎掉重來。”
姜望自覺地閉上了嘴巴。
因為他已經看到前方,一點星光由遠及近……
……
……
森海源界,神蔭之地。
小煩婆婆點燃了書屋,在照亮夜空的金色火焰前,帶著族人們一起祝禱,為真正的信仰而虔誠。
她用她的方式,參與戰斗。
樹之祭壇那里發生的龍神應座,她已經并不會再為之激動。
因為她知道她心中的人,正在同誰對抗。
直到……
那璀璨的神座忽然間自樹之祭壇飛來,目標明確地、筆直地向著她飛來……最后懸停在她身前。
小煩婆婆起先有些驚慌,甚至于做好了戰斗的準備。
但“神”的正旨,響在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