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皇儲之爭愈演愈烈,一至如今……本就是在他的默許下發生。不爭驚濤,無以現蛟龍。狂風不摧,無以顯勁松。
他又如何能為此動怒?
此恨此情,實難言說。天子馭國,一言一行都需斟酌。他也只能以質問姜青羊的方式,質問自己這些兒女。
姜青羊的回應固然剛烈,然而這種有棱角的年輕人,也正是天子所需要的。
他并不以為忤逆,他的沉默更多是一種觀察。
觀察這靈堂里,每個人不同的心思。
治這萬乘之國,須臾不可懈怠。
馮顧一番話語,雖是在為姜望解釋,卻更讓他懷念姜無棄。
這個還在娘胎里就注定了命途的孩子,到底為這大齊天下,默默做了多少?
而天子猛然驚覺……
他唯獨不需要再觀察姜無棄了。
就像姜無棄所說的那樣
“現在您可以相信兒臣啦。”
天子不可以不疑。
然而這“疑”之一字,有時候也如姜青羊所說……“傷臣何極?”
齊天子長嘆一口氣:“姜卿,朕收回剛才的話語,請你原諒一個父親的傷心。”
靈堂之內,依然緘默。但人心驟起狂瀾,誰也無法平息。
這位成就大齊霸業的天子,竟然自陳其錯!
姜望真何人也?
天子之恨人,此刻法場上被凌遲的閻途正在描述,其人為大齊征戰數十年,建功無數,名列兵事堂,一朝成囚,連個陛見天子辯解的機會都沒有。
天子之愛人,有重于山岳,恰在眼前。
是以天子之尊,向姜望道歉。是以天下之重,傷姜無棄一人。
殿內無聲,唯有齊天子的聲音在響起。
“姜氏有名無棄者,朕之愛子。生于霜冬,剖于母腹。朕謂愛妃雷氏無棄我子,到頭來天嫉之!
寒毒入命,生即絕途。然意不曾消,志不曾衰,與天爭命一十七載。一步神臨,剜盡我大齊腐肉。
朕愛之痛之,一生莫極此哀!”
齊天子就站在靈柩前,一低頭就能看到姜無棄沉眠的臉。
他的視線掃過姜無華,順便掠過姜無庸,在姜無憂的臉上移過,也掃過了姜無邪。
那一瞬間威如山海:“無棄之死,是朕之大不幸,是汝等之大幸!”
姜無華、姜無庸、姜無憂、姜無邪,全都跪倒在地,不能抬頭!
太子妃亦隨著姜無華跪下了。
大齊皇后垂眸不語。
細究年月,大齊皇帝經歷了多少波瀾壯闊,卻說一生莫極此哀。
她這枕邊之人,后宮之首,終究不能言。
齊天子低頭看向姜無棄,看著這張俊美的、結著寒霜的臉。
沉默許久,伸手輕輕撥開他的嘴唇,自袖中取出一塊白玉,放進了他嘴里。
“你的玉,父皇還歸于你。”
口中含寶,喪葬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