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斗王獸……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來。
不由得問道:“你先前遇到姜望的時候,他就是一個人嗎?那時候左光殊是不是已經離場了?”
“對啊!”太寅也恍然驚覺。
姜望被禍斗獸群追殺的時候,身邊并沒有其他人。
以姜望的實力最終都被禍斗輕松解決,明顯差上一籌的左光殊,又如何能夠幸免?
作為開啟山海境的鑰匙,在山海境關閉之前,九章玉璧絕對不會離開。
如果說左光殊和姜望都已經離場……
那么橘頌玉璧會在哪里?
必然是在這兩人最后離場的位置。
“走,去姜望痕跡消失的地方!”太寅立即道。
他們兩個此時藏身的逼仄艙室,正是項氏秘寶穿山梭。慣能隱跡藏蹤,能防能走。更兼穿山分土、如游水中。
因為山海境里多浮山大島,故而調用此寶。
太寅話音才落,項北已經操縱穿山梭轉向。
暗沉沉的海底,潛藏在陰影中的龐然山脈,像一只沉睡的巨獸。
在某一個時刻,黝黑的山石分開。一艘通體烏黑的穿山梭,很是自然地游了出來。這一幕似游魚撥水,不見半點突兀。
艙身接觸海水的部分,瞬間變成了海水的顏色。游到茂密的水草中,又是水草的顏色。穿行高大的珊瑚叢,則又變成血紅。
整艘穿山艙的顏色不斷變幻,總是能和環境融為一體,精巧非常。
帶著太寅逃走后,項北正是借助穿山梭的力量,深入這座海底山脈,以此避開有可能的追擊。
以穿山為名的這只寶梭,在水中亦是十分從容。游動起來輕緩自然,波瀾不驚,但速度卻是不慢。
每有巨獸出現,便靜止不動。
如此且停且行,終于離開海底,躍出海面,往太寅記憶中的位置飛去。
離開水的桎梏,穿山梭更是快如閃電。
但在項北的操縱下并不高飛,只貼著海面飛行。
艙室中的太寅,早就拿出了消解聲音的陣盤。
穿山梭如此無聲無息,又擅長融入環境,若非一直在高速移動,幾乎不用擔心被人察覺。
山海境里的方位相當混亂,除了在特定的時間里,幾乎無法以任何方式確定方位。但對手握七星羅盤的太寅來說,追索已經探查過的地方,卻也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人過必留痕,事去必有跡。
在他太寅眼中,一切痕跡都無所遁形。
甚至于陣道本身,在他看來,也只是對天地痕跡的修改這當然是一種逆論,眾所周知,陣道乃是以人道演天道,是修士對天地之力的引而用之。
太寅若是公開說出這種理念,崇古守舊的太氏第一個不能容他,故而從來只在心間。
青龍取“信”、朱雀取“德”,玄武取“仁”,白虎取“殺”,這四字是他取的道途四字,在先賢制定的道途框架中,算是中規中矩。
當初叔爺太華,走的也是這條路,最終成就真人,振興太氏門楣。
這當然應該是一條輝光燦爛的路。
他所踐行的道理,也未曾偏移。
可他無法欺騙自己的內心,他心底最本真的地方,始終不曾被觸碰。他想要的道,從來沒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