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戴一頂“狻猊盔”,身披鍍錫山紋鎧,張潛帶著軍器監所有九品以上官員,肅立于軍器監的正門處,恭候應天神龍皇帝李顯的到來。(注:狻猊盔,唐代標準制式頭盔的一種,額頭處有個立體狻猊首樣裝飾。)
任琮、郭怒、王俊等人,也全都身披鍍了錫的鎧甲,做武夫打扮。在冬日的照耀下,整個隊伍寒光四射。宛若一把剛剛出鞘的寶劍,隨時準備為大唐斬盡天下寇仇!
時值隆冬,北風有點兒硬,透過鎧甲和衣服的縫隙,吹在人的肚皮、后背等處,嗖嗖發涼。然而,整個軍器監上下,卻毫無怨言。大伙兒一個個努力挺胸拔背,將身體站得筆直!
此時此刻,即便平素再矯情的人,都不會于心中偷偷抱怨,他們的張少監燒包,放著好好的官袍不穿,卻非要讓大伙全都做武將打扮。
原因很簡單:其一,大伙身上的盔甲,無論山文也好,烏錘、鎖子也罷,都是軍器監甲杖署所造。質量是好是壞,大伙打造盔甲時盡心不盡心,全憑別人去說,神龍皇帝李顯根本沒功夫看。而今天,既然圣上蒞臨軍器監,大伙當然要把最好的產品拿出來供他親自過目!(注:山紋,烏錘,鎖子,都是唐代制式十三種鎧甲之一。)
其二,大伙身上的盔甲,經過張少監在細節上微調之后,的確比文官的綠袍子和青袍子打扮人。即便是弓弩署大腹便便的黃胖子,頂盔摜甲之后,都好像年青了十歲。其他人穿好之后,更是風流倜儻,英姿勃發!
至于其三么?就不能宣之于口了。
如此鄭重的場合,穿文官袍子,就免不了要給皇帝,仆射、尚書、乃至一系列當朝大佬行禮。即便每次只是躬身長揖,一整天下來,也得把大伙的腰折得又酸又疼。而頂盔摜甲,就能”恕屬下甲胄在身無法行全禮”了,大伙又何樂而不為?!
事實也證明,張潛的這番安排,的確對路。雖然應天神龍皇帝李顯剛剛校閱完了御林軍,看慣了健兒們橫刀豎馬的威風模樣。當他雙腳踏出御攆的剎那,兩眼依舊為軍器監眾官員們展露出來的形象而瞬間發亮。
干凈,利落,整齊,特別是當張潛帶領軍器監的官員們,同時雙手胸前交叉,山呼“臣等恭迎圣駕”之時,四十幾名文官,竟然給人一種百戰精銳之感。將護衛在御攆前后的那些千牛主杖們,立刻就比得黯然失色。(注:千牛主杖,千牛衛的基層成員,相當于皇家儀仗隊。)
“胡鬧!”陪同應天神龍皇帝李顯前來巡視的隊伍中,立刻有幾個老成持重的文官,憤怒地皺起了眉頭。然而,隊伍中的武將們,視線卻全都被張潛等人身上的鎧甲所吸引,一個個登時心癢難搔。若不是忌憚著李顯本人還沒有動作,簡直恨不得立刻撲上前,親手將這批盔甲從郭怒等人身上扒下來,檢驗成色!
“眾卿免禮!”好在李顯也沒讓大伙久等,稍稍適應了一下,就笑著對張潛等人擺手,“今日這番打扮,真的讓朕耳目一新。不知道是誰的主意?所為又是哪般?”
“謝圣上!”張潛帶頭,按照事先演練過的套路,再度拱手齊呼。頓時,又是一陣鎧甲鏗鏘,寒光閃耀。
待甲胄碰撞聲漸漸平息,跳動的寒光也歸于寧靜。張潛這個始作俑者,才挺身出列,雙手交叉抱于胸口,向李顯鄭重回稟,“啟奏圣上,讓所有軍器監官員著甲相迎,是微臣的主意。為的是,等圣上入座之后,親手向圣上演示,我軍器監最近打造的神兵利器!”
“神兵利器?”李顯的注意力,果然像張潛事先期待的那樣,迅速被他的話吸引。楞了楞,臉上瞬間涌現了一絲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