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虛見了,心中頓時又覺得有些過意不去。趕緊擺了擺手,笑著補充,“老夫只是說最壞情況,畢竟,即便只是在長安做個九品校書郎,都比外邊做百里侯風光。更何況,他們頭上還有你這個少監遮風擋雨。”(注:百里侯,指的是縣令。)
“晚輩只能說盡力,真的遇到大麻煩,卻未必遮擋得住!”張潛聽得心里頭直發虛,頂著一腦門子冷汗回應。
這就是預先知道歷史大概走向,卻又知之不詳的壞處了!他只知道李顯是死在了韋后之手,隨即韋后又死于政變。政變后,相王李旦第二次當了皇帝。再往后,又過了幾年,大唐皇帝又變成了李隆基。但具體中間各方勢力之間如何明爭暗斗,當時誰站在哪一隊?誰勾結了誰?誰又打擊了誰?卻全然不知。
所以,一聽到張若虛提起“旋渦”兩個字,他就心驚肉跳。而如何擺脫旋渦,或者遠離旋渦,眼下他心里頭,卻沒半點兒主意。
那張若虛看到他這般模樣,還以為他在故意裝可憐。忍不住狠狠瞪了他一眼,低聲呵斥:“遮擋不住也得遮擋,誰叫你拉他們幾個出仕來著?!總之,將來他們幾個無論是誰遇到危險,老夫一概拿你是問。”
“世叔有令,晚輩莫敢不從!”張潛不愿意讓對方失望,猶豫了一下,笑著提出要求。“只是世叔你得……”
“跟你說了,別打老夫主意。老夫已經奔五十的人了,功名心早就隨著酒喝掉了!”張若虛早就防著他討價還價,毫不猶豫地出言打斷,“不過,老夫倒是可以看看,能不能幫你找個合適的幕友。老夫故鄉揚州一代,可是出過不少厲害人物。他們雖然早已不在朝中任職,他們昔日的幕友卻未必愿意成為閑云野鶴!”
“如此,就多謝世叔了!”張潛聞聽,趕緊拱手道謝。然而,心中卻更不愿意放張若虛離去。
對方也許真的如同他自己說的那樣,十謀九不中。但對方有一點,卻是其他任何幕友都比不了的,那即是,老人家真的拿張潛當自家晚輩看待。而只要張若虛還在身邊做鄰居,張潛就覺得底氣更足一些,并且隨時隨地,都能得到長輩的提醒。
想到這兒,他忽然靈機一動,笑著補充:“世叔不想出山,小侄肯定不會勉強。但有一件事,卻非世叔出馬不可。”
“什么事情,你先說來聽聽!”張若虛警惕性甚高,立刻笑著回應,“能做,老夫自然不會搪塞你。若是老夫做不來,你也不要覺得老夫是故意不幫你的幫忙。”
有這句承諾,張潛已經心滿意足,立刻笑著給出了答案,“小學。佛門賠償了晚輩四座禪院和四塊各兩千畝的佛田。晚輩將其中一座連同佛田送給了人,另外兩座寺廟連同佛田送給了圣上。最后一座寺院,就在渭南,晚輩將其改成了小學,準備拿佛田的佃租,來供應學校的開銷。如今,小學正缺一個校長,晚輩自己才學不足擔任此職,也沒時間照管學校太多。所以,請世叔您務必幫晚輩這個忙!”
“小學?你準備開設學堂,將你秦墨學問廣傳于天下?”張若虛既沒立刻答應,也沒立刻拒絕,而是皺著眉頭,低聲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