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著,有刀光一閃,左側車輪瞬間缺了半截。沉重的車身猛地一傾,“嘩啦啦”,將里邊總價值數千吊的琉璃燈,琉璃擺件,琉璃首飾全都摔在了青石地面上。
剎那間,碎琉璃倒映著日光,絢麗奪目!
……………………
“嘩啦!”鎮國長公主李令月揮動寶劍,將號稱價值三千吊走馬燈,斬落于地。剎那間,雙層琉璃燈璧碎裂,大大小小的琉璃渣子被陽光一照,色彩絢麗奪目。(注:太平公主的名字歷史上無記載,李令月是以訛傳訛。本書就尊重習慣,繼續傳了。)
旁邊伺候她的婢女們,個個噤若寒蟬。誰都不敢上前相勸,以免一不小心就成了她手中寶劍的下一個攻擊目標。
眼前這位鎮國長公主,非但長得像已故則天大圣皇后,脾氣、心胸和秉性也是一模一樣。對底下人好起來,可以將對方當成親生女兒疼。而如果在氣頭上有誰招惹了她,即便是親生女兒,她也照殺不誤。
“嘩啦!”就在婢女們嚇得兩腿發軟之時,又一只價值接近五千吊的琉璃孔雀遭了殃。被李令月斬得“羽毛”亂濺,骨架七零八落。
緊跟著,又是“嘩啦!”“嘩啦!”數聲。琉璃盞,琉璃高瓶,琉璃窗格等物,全都被寶劍砍碎。整個屋子里,凡是能跟琉璃沾上半點兒關系的,包括一瓶大食香水,皆不能幸免于難。
破碎的琉璃渣子在半空中橫飛,不小心擦過兩名婢女的額頭,瞬間血流如注。而那兩名倒霉的婢女,卻依舊大氣兒都不敢出,站在原地,宛若泥塑木雕。
“都愣著干什么,還不給本宮收拾!”畢竟已經是四十四歲的人了,連續砍碎了二十多件跟琉璃有關的器物之后,太平公主李令月,終于沒了力氣。將寶劍戳在地上當拐杖,喘息著朝著婢女們怒吼。
“是!”婢女們齊聲答應,迅速跑出門外。隨即,拿笤帚的拿笤帚,拿簸箕的拿簸箕,手忙腳亂地開始收拾遍地狼藉。其中兩個被琉璃渣子濺傷了額頭的,還找機會偷偷洗掉了臉上的血,用金瘡藥止血之后,再用頭發將傷口遮蓋了起來。以免被太平公主看到,給自己帶來不測之禍。
這個細心的舉動,救了她們自己的命。當二人拎著簸箕,最后一波返回正堂之時,恰看到,鎮國長公主李令月,將寶劍從一名姐妹的小腹處抽了出來。
“愣著干什么,將尸體拖出去,跟琉璃渣子一起埋了!”根本不屑解釋自己殺人的緣由,李令月冷笑著朝其他婢女們吩咐,早就不再年青的面孔上,寫滿了瘋狂。
她母親則天大圣皇后當年曾經親口告訴過她,上位者能讓底下人唯命是從就行了,不需要向底下人解釋自己做事的理由。如此,才能始終保持神秘感和威懾力,永遠高高在上。
當年,她學得很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