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琮和郭怒兩個,則貼心地拿來了一只酒葫蘆。隨即,找了個借口,帶著親兵和楊府的婢女,一起退下。轉眼間,偌大的藏兵所里,就只剩下祖孫兩代三個,安靜而溫馨。
“嗯嗯!”老楊綝輕輕咳嗽,左看一眼,右看一眼,越看越覺得心里頭舒坦。
兩年半之前,得知孫女喜歡上了一個八品小主簿,他本著姑且讓孫女在遠嫁吐蕃之前開心幾天的想法,去看了那個小主簿一眼。隨即,就發現此人,與自己這輩子見過的所有年青人,都截然不同。
為了避免自己是愛屋及烏,他難免就又多留意了幾分,甚至在對方遇到麻煩之時,也選擇不聞不問,只是在最關鍵時刻,才偷偷伸手拉上一把。結果,越留意,越覺得此子非同凡俗。
他那時起,他就知道,自家孫女沒有看錯。那個軍器監少監張潛,絕對值得自家孫女托付終身。
而自家孫女想要從陪嫁吐蕃這個厄運中脫身,對方也是最大的希望。對大唐來說,一個注定會成長的棟梁之材的年輕官員,重要性遠遠高于那個吐蕃娃娃贊普。以張潛的立功本事和成長速度,也許用不了三年,就能跟自己一道站在神龍皇帝面前,請求廢除與吐蕃的聯姻,讓和親隊伍中所有人各回各家。再不濟,他也能憑借功勞,將自家孫女青荇從和親的隊伍里換回來。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一點兒都沒錯。沒等張潛主動向李顯提出,以戰功換取自家孫女回家,應天神龍皇帝李顯,就主動將自家孫女從和親隊伍里解脫了出來。而今年冬天,吐蕃使者幾度上書監國圣后,請求公主開春后啟程,大唐都以春天時吐蕃曾經縱容下屬部落襲擾于闐為理由,將此事一緩再緩。
如果不是應天神龍皇帝李顯在十多天前歡喜過度,忽然仙去。楊綝相信,以李顯性子,恐怕要借著這次掃平突厥之威,下旨向吐蕃問罪。如此,非但自家孫女不用再受那遠嫁高原之苦,包括金城公主在內的所有和親隊伍中女子,都將徹底擺脫了遠離親人,以身司虎的命運!
想到應天神龍皇帝李顯,一輩子忍辱負重,最后居然忍成了中興之主。老楊綝忍不住又在心中偷偷感慨命運之神奇。同時,看向張潛的目光之中,贊賞的意味欲濃。
以他的角度看來,唐軍能夠再次掃平突厥,功勞最大的人就是張潛。如果沒有張潛發明的火爐,唐軍入了冬之后,根本無法在漠北作戰。如果沒有張潛發明的火龍車和火藥彈,唐軍對上突厥騎兵,也很難占據壓倒性優勢,更甭提讓后者一觸即潰。
此外,張潛給張仁愿指點的那條挖泥炭養軍之策,也徹底解決了朔方軍的作戰之支出問題。從那時起,黃河以北,就不再是不毛之地。張仁愿率部出戰,也不用擔心戶部和兵部以軍需和糧草難以接濟為由,屢屢扯他的后腿。
……
“前輩,此酒甚烈,請慢飲一些驅寒!”被楊綝上上下下打量得心里頭直發毛,張潛抬手給老人家倒了一小盞高粱酒,笑著提醒。
高粱酒是一年半之前,他留下配方,讓大管事任全帶著釀黃酒的師傅,摸索釀制的。因為用料講究,而小張家莊的地下水源還沒遭受過任何污染,所以雖然釀制工藝沒有另一個時空成熟,酒水的質量,卻已經達到了老汾酒一半的水準。并且顏色中還帶著一淡淡的高粱紅,讓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此乃酒中極品。
楊綝在武則天時代就進入中樞,這輩子雖然好黃酒喝過無數。然而,卻是平生第一次見到高粱酒。因此,立刻停止了對張潛和自家孫女的欣賞,將目光徑直地落在裝酒的琉璃盞上,一邊輕輕抽動鼻翼,一邊低聲贊嘆:“好酒,好酒!比你那菊花白,味道好像還香醇幾分?你在西域釀制的?用昭,隨軍帶著酒,可不是什么好習慣!縱使你現在自律,知道淺嘗則止,時間久了,也會漸漸被此物磨得失去戒心,越飲越多。”
“前輩教訓的極是!”張潛知道,老楊綝是真的拿自己當了晚輩,才會說得如此坦誠,舉起酒杯,輕輕拱手,“但此酒并非晚輩在西域所釀,而是出征之前叮囑了管家,用高粱釀制。已經陳放了一年多,這次回來,剛好用它孝敬各位長者。”